張麗賓



勞務用工②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用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總體就業情況,成為勞動力市場就業形勢的風向標。本報告發布2013年上半年全行業勞務用工指數,以及分行業、分用工企業規模、分地域、分勞務用工形式的就業指數,并對2013年下半年勞務用工形勢作出預測,供決策參考。
一、勞務用工指數情況
(一)2013年上半年勞務用工形勢繼續走弱。除2月份和5月份外,勞務用工指數都在100以下。除了5月份外,其他月份勞務用工指數都低于往年。
(二)批零業勞務用工指數總體低于其他行業。分行業勞務用工指數變動雖然一致,但批零業勞務用工指數除2月份最高外,其他月份都低于其他行業。
(五)總體上,派遣用工指數變動小于代理用工指數變動,派遣用工指數小于代理用工指數。分行業看,制造業派遣用工指數高于其他行業,批零業代理用工指數波動最大,制造業代理用工指數波動最小。說明制造業勞務用工相對穩定,批零業、ICT行業勞務用工穩定性相對較低。
二、2013年上半年勞務用工情況分析及下半年勞務用工形勢預測
CTG勞務用工指數始于2010年。從過去三年半的情況看,CTG勞務用工指數的變動趨勢與我國總體的經濟走勢一致,CTG勞務用工指數能夠較好地反映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勞動力市場形勢的變動。基于對CTG勞務用工指數變動趨勢的分析,我們對2013年下半年勞務用工的形勢作出以下分析預測:
(一)2013年下半年勞務用工形勢將處于微弱疲弱
根據3年以來全行業勞務用工指數的走勢,2010、2011年,全行業勞務用工指數保持在110以上,勞務用工形勢相對旺盛;2012年降到110以下,但仍然在100以上,勞務用工形勢還處于微弱旺盛;2013年上半年,全行業勞務用工指數已經降到100以下,根據全行業勞務用工指數的走勢,預計2013年下半年勞務用工指數將保持在100以下,勞務用工形勢將處于微弱疲弱。
(二)2013年下半年勞務用工企業數和勞務用工總數將繼續增長,但增勢弱于往年
截至2013年6月,勞務用工企業數量和勞務用工總量仍然在持續增加,但增幅下降。全行業勞務用工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7.6%,比2012年降低了20個百分點;全行業勞務用工人數同比增長15.9%,比2012年降低了13個百分點。到6月底,全行業勞務用工人數恢復到年初水平,全行業勞務用工指數也恢復到年初水平。預計2013年下半年,勞務用工企業數和勞務用工總數將繼續增長,但增勢弱于往年。
(三)2013年下半年使用勞務用工的外資合資企業數會繼續減少,外資合資企業勞務用工人數會繼續減少
與私營個體企業、股份制企業不同,2013年上半年,使用勞務用工的外資合資企業數量繼續減少。其中,外資合資企業的代理用工人數減少,而其他企業代理用工人數在增加;外資合資企業是派遣用工人數最多的,其派遣用工人數也減少了。總體上,外資合資企業勞務用工在減少。隨著我國用工成本的提高、招工難和派遣用工規制的更加嚴格,預計2013年下半年使用勞務用工的外資合資企業數會繼續減少,外資合資企業勞務用工人數會繼續減少。
(四)2013年下半年派遣用工人數會繼續減少或維持現有水平
截至2013年6月,全行業勞務用工中,代理工占比上升了1.8個百分點,而派遣工比重在下降。2013年上半年,勞務用工總體走勢減弱,其中,派遣用工不增甚至下降是主要原因。外資合資企業、私營個體企業派遣用工人數都在減少,股份制企業、國企派遣員工人數基本沒有增加。這與以往用工持續增加的趨勢不一樣。受勞動合同法修改決定嚴格規制勞務派遣、降低勞務派遣用工數量的政策預期影響,企業正在對勞務派遣這一用工形式作出調整,預計下半年《勞務派遣規定》出臺后,企業勞務派遣用工的占比還會進一步下降,派遣用工人數會繼續減少或維持現有水平。
(五)下半年要密切關注大型企業勞務用工,特別是派遣用工的變化情況
分企業規模代理用工人數(人) ][圖10 分企業規模派遣用工人數(人) ]
從2013年上半年的情況看,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是勞務用工的主體,分別占勞務用工總量的42%和37%,小型企業占21%。代理用工以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為主體,而派遣用工以大型企業為主體。但從勞務用工企業規??矗⌒推髽I占到CTG全行業勞務用工企業的一半以上(53%),中型企業占34%,大型企業只占12%。小企業勞務用工的平均規模為21人(其中,派遣用工5人),中型企業勞務用工的平均規模為58人(其中,派遣用工17人),大型企業勞務用工的平均規模為192人(其中,派遣用工90人)。下半年要密切關注大型企業勞務用工,特別是派遣用工的變化情況。
(六)未來應著重關注一線城市勞務用工的變動情況,同時關注二線城市勞務用工變動趨勢
勞務用工主要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很少。就勞務用工企業數看,一線城市占了50%,二線城市占47%,三線城市只占3%。從勞務用工人數看,一線城市占64%,二線城市占35%,三線城市僅占不到1%。未來應著重關注一線城市勞務用工的變動情況,同時關注二線城市勞務用工變動趨勢。
(七)各行業勞務用工企業數量和勞務用工數量增幅都在下降,下半年應特別關注批零業勞務用工的變動情況
截至2013年6月,批零業勞務用工企業同比增長9.9%,勞務用工總量同比增長3.1%,其中,代理用工同比增長4.9%,派遣用工同比增長0.3%;制造業勞務用工企業同比增長11.34%,勞務用工總量同比增長16.09%,其中,代理用工同比增長8.89%,派遣用工同比增長22.7%;ICT行業勞務用工企業同比增長24.6%,勞務用工總量同比增長29.4%,其中,代理用工比1月份增長12%,派遣用工比1、2月減少。雖然各行業勞務用工企業數量和勞務用工數量增幅都在下降,但其中,ICT行業勞務用工增速還是最快,其次是制造業,批零業勞務用工增速已經很低。下半年應特別關注批零業勞務用工的變動情況,也應繼續關注制造業和ICT行業勞務用工的變動趨勢。
注釋:
①本文以我國境內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代表性企業易才集團勞務用工的實際數據為基礎。截至2013年6月,CTG共有企業客戶8179家,服務勞務用工443732人。課題組持續跟蹤我國勞務用工情況,本報告為2013年二季度勞務用工的報告。
②本文將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的用工方式稱為勞務用工,主要包括代理用工和派遣用工。代理用工人員是企業的正式員工,派遣用工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
③報告中小型企業指1-99人企業;中型企業指100-499人企業,大型企業指500人以上企業。
④在本報告中,一線城市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線城市指大部分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如大連、寧波、青島、廈門)和部分經濟發達城市(如蘇州、無錫);三線城市指國內除了一線、二線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包含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如拉薩、西寧)。
(作者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客座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