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卓嘎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小學數學不僅要重視學生基礎數學知識的教育,還要重視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了探究式課堂存在的意義,重點探討了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實施步驟,目的是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字:探究;小學;數學;開放式;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情境
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對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培養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教育,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和創新,實現小學數學的開放式教學。
一、探究式課堂存在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過程實際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這就需要教師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開放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完成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框架,這樣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探究式課堂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探究式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撐者,因此師生關系是平等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習中,讓學生形成學習的樂趣,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開放式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
探究式教學是開放教學的有效形式,為學生自主探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真正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質量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騏達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知識鋪墊、情境創設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依賴一定的教學情境,因此教師要結合小學數學學習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對知識進行鋪墊,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初步的認識,在相關問題的引導下,積極的投入到數學學習,所以情境創設是小學數學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需要提高教學情境創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于數學教學而言,需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要貼近實際生活與數學教學的聯系,提高教學情境的生活性,增強學生的熟悉感,進而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自主的探究和發現。
(二)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小學數學的開放式教學需要教師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獨立探究和合作交流創造有利的條件。首先,教師要營造開放活躍、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構建開放型的課堂教學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想象、暢所欲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待學生要親切,寬容,語言幽默和藹,對學生的學習要加以組織、引導,并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擎生的創新精神,營造出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同,從而讓學生真正地喜歡老師以及數學的學習。其次,教師要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選擇開放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探究,特別是要加強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真正的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能夠從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并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難題,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講圖形面積時,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測量,這樣就形成了對面積的直觀體驗,使學生明確到數學知識存在于實際生活,真正的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并喜歡上數學。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和開放式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指導,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探究學習中的難題,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三)實踐運用
數學的生命線是數學的實際應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開放思維,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思考問題,運用數學思想去審視、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1)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以學生的不同數學知識能力為依據,設計基礎型、提高型、綜合型三種類型作業題目,將其分為三個層次(A、B、C)。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來選擇不同的練習題,教師再進行分類指導。該方法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新的發展。(2)練習題凸顯多樣化。練習題的題型要多樣化,比如選擇、填表、條件或問題補充等,另外還要注意突出結論、問題、條件和思路的開放性。(3)突出題目的探究性和應用性。教
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構建教學情景,從而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四)評價體驗
開放式教學的開展需要科學的教學評價,一方面為教師改進教學活動提供參考和依據,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全面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開放式教學評價中,要做到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并突出過程性評價的重視,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支持,真正的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三、結束語
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需要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自覺的進行知識的探究,這就需要借助開放式教學模式。因此教師要深刻理解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內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為學生的綜合數學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湯加萍.關于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的研究[J].科技教育,2010(06).
[2]劉萍.淺談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J].教育藝術,2012(09).
[3]黃寧海.基于小學高年段數學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探究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04).
[4]沈長華.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思考[J].大觀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