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晁佳瑩
語境是語言或對話所運用的背景知識和具體環境。創設真實的英語語境, 能使學生切身感受各種語言場景,對所學語言理解得更容易、更透切。同時,真實的語境能夠有效縮短語言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將語言變得鮮活、真實、生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主動地使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
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為學生創設既能激發表達興趣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語境,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
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語境
利用師生資源創設語境。學生本身就是課堂教學豐富的資源,是創設語境取之不盡的源泉。學生的興趣愛好、個人資料、生活經歷都可以在課上和同伴一起分享,可以為創設情景語境提供素材。教師的個人情況也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些學生熟悉的人、事、物能夠很快激起他們自主進行表達的興趣。
利用游戲、競賽創設語境。通過游戲、競賽創設的語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既動腦又動口,有利于創造性地用英語思維和提高自主表達的能力。如,我在教 “What color is it?” “Whats this/that?” “Are these…?”等句型時常采用比賽猜的游戲。這種猜的游戲所創設的情景語境真實,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興趣高昂,思維活躍,主動運用所學語言進行表達。
巧用多媒體創設語境。多媒體教學融視、聽、說為一體,用最直接、便利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大信息量的語境。同時由于它生動有趣,能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口語表達的自主性。使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學生在短暫的時間里,就能做到眼觀、耳聽、口說、手動。
日常生活中善于利用語境
英語教學中有很多日常交際用語的教學內容。我們要關注日常生活,充分運用生活中的真實語境,使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如,用英語互相問候,師生多用 “Whats wrong?”“Can I help you?”等日常用語交流。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等都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境。
這種真實的交際語境可以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
表演活動中創設提供語境
由于我們處在非英語環境,無論是課堂上精心設計的語境,還是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語境,對于學生在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時發揮主動性、差異性、開放性方面都顯得不夠充分。因此,在教學中我堅持開展以下兩種角色扮演、展示活動。
堅持開展微型表演活動。每次英語課,都留給學生五分鐘的“I can show”時間。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就輪流進行表演展示。這種表演展示的內容可以是日常對話,也可以是英語故事的片段。如,讓學生表演如何進入辦公室:一位學生邊敲門邊問:“May I come in?”演老師的學生回答:“Yes, come in ,please.”這種表演既容易又貼近生活,學生表演時會全身心投入。在一次次的微型表演展示中,每個學生都逐漸養成自信大膽說英語的習慣。
階段性舉辦“大型”表演活動。每個學期舉辦一次“大型”的表演展示活動,把所學語言編排成情景短劇,或是讓學生表演英語小故事, 展示給同學和家長觀看。在不同的語境下做表演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關注說話人的表情、語氣、手勢和體態所表達的信息。還能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喜好,選擇不同的人物去模仿,去表演。有些學生在表演中還會有所創新。因此,學生們在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時的主動性、差異性、開放性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揮。
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離不開語境,科學地創設語境進行教學,能使學生想學、樂學、善學英語,提高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自主性,增強運用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