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中陽
富有創意的組織方式以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貫徹“自主開放”的途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做好引、導、放、收四個環節。
“引”是自主開放教學的前奏
“引”就是要把學生吸引到體育課堂、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一節低年級籃球運球教學,課的開始教師說:“大家把雙手伸出來,跟著老師做手指的數字變化。”老師的雙手高高地伸出來讓學生都能看見,開始數字簡單一些,然后速度加快,變化增多,但學生的手必須和教師的手一樣。做1-2分鐘后,老師雙手出數字讓學生說:“是幾個,看誰反應快!”當學生高度集中精神時,教師把本節課內容講給大家,再進行講解示范,學生聽講就會很專注。
“導”是“自主開放教學”的基礎
“導”即因勢利導,形散神聚。自主開放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有利于學生主體創造性發揮的前提下進行課堂教學。在一次“蜈蚣爬”的游戲中,幾乎每個組都嘗到過失敗的滋味。一個組因步調不一致而舉步維艱。開始同學們互相埋怨,有的同學甚至泄氣了,干脆坐在地上不動了。這時教師及時引導、鼓勵:“你們組的任務是什么?個人的職責明確了嗎?失敗的原因在哪里?你們怎能被這小小的失敗嚇倒?”聽了老師的話,組長又開始召集組員們說:“別的組能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到。同學們,忘記我們的任務了嗎?為了全組的榮譽,加油吧!”于是,同學們開始總結失敗原因,商量可行的辦法,并做了具體分工。最后,這個組又經過幾次嘗試,終于可以步調一致地移動、行走……在后來的比賽中他們還奪得了第一名。
“放開”是“自主開放教學”的關鍵
“放”是針對傳統教學而言的,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放手、放開、放寬”。
開放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課前準備。課前教師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看書自學、查找資料、收集信息、小組合作等手段,對所學內容有充分了解,這樣教學時便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這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有積極的意義。比如,在低年級快速跑教學中,盡管教師反復強調要跑成直線,但由于學生沒學過兩點間線段最短,不明白為什么要跑直線,所以屢屢出現曲線跑現象。我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課前先布置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找兩根一樣長的繩子擺在地上,要求一根抻直,一根彎曲,看繩子長度是否發生了變化?上課的時候,我在起點和終點之間畫一條直線和一條曲線,讓跑得快的同學跑曲線,跑得慢的同學跑直線,結果同學們看到跑得慢的同學先到了終點。學生結合課前的實踐,加上教師適時點撥,就很容易記住直線跑最快。
開放教學主張教與學的互動。教師充當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讓學生自主探索、互相促進、和諧發展、共同提高。比如,跨越式跳高教學,我先讓同學們用單腳起跳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礙,再講出動作的關鍵特征:側面直線助跑、單腳起跳、兩腿交替越過橫桿,然后學生自由練習、體會。在幾次試跳的練習后,大部分學生就能夠做出類似跨越式跳高的動作,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們步入正確跨越式的軌道,學生再次練習時,就會心有靈犀,得心應手。最后,教師和同學們一起總結要領。學生們不僅清楚跨越式跳高的正確動作方法和要領,還能夠在以后的運動中舉一反三,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收”是“自主開放教學”的“點晴”之筆
“收”是“放”的總結與驗收。“收”要適時,以便發現問題,收得太遲會給人以松散、放任不管的感覺;收得太早會壓抑學生的積極性,甚至會熄滅學生的創造火花。要注重“收”的實效,新課程體現學習內容的綜合性,強化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學生討論、信息反饋、及時糾正問題、客觀評價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