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威 郭冉等
摘要: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系統是一個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灰色系統,其指標因素之間具有關聯性和特殊性。在運用專家評價法對指標進行初步篩選的基礎上,把層次分析法的賦權思想和灰關聯分析法相結合,在做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礎上,對湖北省荊州市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篩選,得到了一套較科學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灰關聯分析法;指標體系篩選
中圖分類號:F2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9-2201-03
在實際的評價模型中往往很難只用一個指標來說明一個復雜的問題,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面對指標體系篩選時的系統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綜合性以及互斥性六大原則的嚴格要求,灰關聯分析法的應用成為必然?;叶认到y理論是由我國控制論專家鄧聚龍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一種研究數據、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新方法。丁婧[1]認為灰度系統理論是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主要通過對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開發,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事先對系統運行行為、演化規律的正確描述和有效監控。隨著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灰度系統理論逐步被運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同時灰關聯分析法在指標體系篩選中的運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探索。沈珍瑤等[2]通過對黃河流域水資源可再生性評價指標體系的篩選,給出了灰關聯分析方法的具體應用情況。黃魯成等[3]運用灰色關聯的方法通過建立適當的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專門對北京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競爭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具體分析了技術創新能力各指標對競爭力的影響程度。薛山[4]從技術創新的過程出發,以食品制造業為例,從技術創新投入和產出的角度建立了評價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指標體系。王章豹等[5]設計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以我國制造業為樣本,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和信息熵法,測算了10個技術創新能力指標與產業競爭力綜合指標的關聯度,并對其進行了排序,分析了制造業各種技術創新能力對其競爭力的影響程度。
農業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自主創新能力進行合理評價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而如何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則成為了整個體系的關鍵。本研究運用多因素灰關聯分析對荊州市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篩選,力求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1 荊州市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
為了在嚴格遵守評價指標選取原則的基礎上使測評結果能更加客觀、準確、全面地反映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實際現狀及發展趨勢,筆者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研究以及對荊州市農業發展狀況的分析,結合荊州市農業自創新能力的實際情況與特點,通過比較分析初步選取了40個影響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因素指標;然后運用專家評價法對其進行了評價,初步去除了相關系數較大、對結果會有放大效應、主觀性過強、影響評價結果穩定性以及難以直接量化的定性指標,得到21個相關指標(表1)作為荊州市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的初步指標體系。
2 參考因素的權重建立
單因素灰關聯分析法在篩選指標時,通過計算各指標數據彼此的關聯度對指標進行優先等級的排序和篩選,只側重于定量分析而不能結合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對指標篩選過程加入定性的考量因素使指標篩選過程更加科學與合理。針對上述情況,本研究運用多因素灰關聯分析法對指標體系進行篩選,克服了在使用單因素分析法時只能選取一個因素作為參考因素的片面情況,通過選取多個因素作為參考因素,使選取的參考因素序列與真正的評價目的更加接近而且更加具有代表性。同時把層次分析法中賦權的思想引入多因素灰關聯分析法中,通過權重的判斷與賦值,使得到的優先判斷矩陣能夠轉換成為各因素與參考因素間的優先度排序,做到排序篩選過程結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雙重優勢,評價篩選結果更加完整與合理。
3 多因素優勢分析
多因素灰關聯分析法揭示了事物各因素之間動態關聯的特征與程度,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的態勢相似或相異程度去衡量因素間關聯的程度,是對各因素具體數據的處理。
通過對多因素灰關聯分析計算所得出各指標相對于評價總目標的關聯度結果的比較,刪除17個比較因素指標中靠后的5個指標,分別是X4科技實施項目(市級)、X8金融機構中農業貸款、X12規模以上農村工業企業數、X16大中型拖拉機農具擁有量、X3科學教育事業費用支出。而剩余的12個比較因素指標加上4個參考因素指標作為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模型的關鍵指標,進行層次分析模型的構建。
5 結語
本研究探討了多因素灰關聯分析方法在指標體系篩選中的應用,其克服了單因素灰關聯分析僅僅只能選取一個單因素作為參考因素的片面性,同時把層次分析法中賦權的思想引入灰關聯分析法中,在定量評價中加入切合實際情況的定性因素指標,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同時使多因素灰關聯分析方法得到了改進,篩選結果更加簡明易懂。并以荊州市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篩選過程為例,對多因素灰關聯分析方法在實際問題的應用中進行了摸索和探討,為后續的進一步研究做了鋪墊。
參考文獻:
[1] 丁 婧.基于灰度系統理論的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9.
[2] 沈珍瑤,楊志峰.灰關聯分析方法用于指標體系的篩選[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2,35(5):728-732.
[3] 黃魯成,張紅彩.北京制造業競爭力與技術創新能力的關聯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10):48-49.
[4] 薛 山.我國食品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法[J].科技資訊,2007(24):202-203.
[5] 王章豹,李 壘.我國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與產業競爭力的灰色關聯分析[J].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7):38-42.
[6] 史越平. 四川省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與影響因素分析[D].四川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08.
[7] 高靜靜. 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自主創新能力研究[D].天津:河北工業大學,2008.
[8] 曹 萍,陳福集. 基于ANP理論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模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2):67-71.
[9] 羅登躍. 基于因子分析的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與研究,201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