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泵送混凝土,是個新興的名詞,是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步的大環境下產生的,我國早在改革初期就開始使用這項技術了。它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用混凝土泵隨著管道進行輸送并澆筑的一種技術。如今,泵送混凝土技術已經被人們熟知,并得到了普及與應用。本文透過國家的技術指標,根據泵送混凝土本身具有的特性與具體施工條件,分析了泵送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及種類,并據此提出了一些預防措施。
關鍵詞:泵送混凝土;裂縫;成因;預防措施
1 引言
泵送混凝土,是個新興的名詞,是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步的大環境下產生的,我國早在改革初期就開始使用這項技術了。它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管道進行輸送并澆筑的一種技術。泵送混凝土必須滿足強度和耐久度的要求,滿足泵送工藝的要求,即要求混泥土有較好的可泵性,在泵送過程中有良好的流動性、阻力小、不離析、不易沁水、不堵塞管道等性質。如今,泵送混凝土技術已經被人們熟知,并得到了普及與廣泛的應用。泵送混凝土,之所以得到了這么廣泛的應用,是因為它具有許多的優點:污染少、占地小、工效高,還能減少收縮、開裂,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然而,泵送混凝土由于本身具有的特性與具體施工條件的限制,導致容易產生裂縫,從而致使抗滲和耐久性能也會受到影響。本文析了泵送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及種類,并據此提出了一些預防措施。
2 成因及措施
2.1 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大多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中?;炷林械乃嘣诨瘜W反應發生的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熱量,這種水化熱大量地聚積在混凝土的內部,卻不容易釋放出去,使得溫度一下子上升得很快。然而,混凝土的表面的散熱性比內部來得快得多。這樣一來,內外部的溫差就產生了,混凝土的表面就有了拉應力,一旦混凝土的抗拉強度的最大值低于這種拉應力的話,混凝土的表面就會出現裂縫。這種裂縫的形狀沒有規律,只是它的寬度與溫度變化有很大的關系,夏天窄,冬天寬。通常會出現在溫差較大的混凝土表面又或者是大體積混凝土的表面。但在裂縫出現的初期,一般來說,一開始裂縫還是很細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裂縫會越來越大,甚至出現貫穿的現象。
對于這種溫度裂縫,我們采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有:選用水化熱低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減少,把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到0.6以下;通過添加一些外加劑來減慢混凝土中混合物的流動性,降低水化熱,延遲混凝土溫度上升的時間;用“二次風冷”來替代原有的“三冷技術”,改進傳統的攪拌工藝,使澆筑時混凝土的溫度有所下降;澆筑后,養護時間加以一定地延長,及時灑水,加強監管,保證混凝土表面得以緩慢冷卻。
2.2 干縮裂縫
澆筑后,混凝土表面還是會處于一種塑性狀態,由于混凝土中的材料的干燥收縮性小,一遇到表面過快地蒸發了水分的情況,就容易導致裂縫的產生。這種裂縫常常一開始不被人們所注意,因為整個干燥過程呈逐層發展狀態,由外向內,所以初期總是很細微。但是,如果不留意的話,長期受到鋼筋銹蝕和碳化的影響,卻會使這種開始非常微小的裂縫變成損害薄壁結構的抗滲性和耐久性的更嚴重的裂縫,影響很大。
針對這種干縮裂縫,我們采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有:混凝土的干燥程度與水泥的種類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水泥種類,會導致混凝土不同的干燥程度。因此,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水泥種類,比如,粉煤灰水泥、中低熱水泥等,這些水泥種類極小的影響混泥土的干燥程度。
既然混凝土的干燥程度與水泥的用量有很大的關系,雖然增加量不是那么明顯,但是水泥的用量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控制,因為用的水泥量越多,混泥土的干燥程度就越大,容易產生干縮裂縫。因此,水泥的用量必須嚴格按照配比。
添加一些化學試劑來減緩混凝土的干燥速度。這些化學試劑主要是指泵送劑、減水劑等,其中,有一種叫做粉煤灰的雙摻技術效果特別明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泵送劑、減水劑都具有減緩混凝土的干燥速度的作用,有些甚至會起到增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選用這些化學添加劑的時候,要注意選用那些能起到減緩混凝土的干燥速度的試劑?;瘜W試劑的用量也不是越多效果就越好,用量多了,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所以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說明,使用適合的化學劑量。
選擇正確的養護時間與養護方法。混凝土完成澆筑后,長期日曬雨淋,會加快表面的干燥過程,從而產生較大的收縮而開裂。如果在混凝土凝結之前選擇正確的養護時間和養護方法,那么干燥收縮就不會這么嚴重了,所以選擇正確的養護時間和養護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3 沉陷裂縫
這是一種早期裂縫,常會出現在用泵送混凝土澆筑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板、墻等表面系數大的尤其多。這種裂縫通常發生在部位的交接處,斷斷續續,中間寬,兩頭窄。這種沉陷裂縫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凝結之前沒有壓實,導致流動性不足,同時又受到鋼筋、模板抑制及模板移動、基礎沉陷,就產生了這種裂縫。這種裂縫一般出現在混凝土澆筑后的三小時之內,深度之深,可以到達鋼筋表面。
對于這種沉陷裂縫,我們采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有:混凝土澆筑進行時要防止地基被水浸泡;必須使用強度、剛度好的模板;控制模板拆除的時間,并留意順序;模板安裝于凍土之上時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
2.4 化學反應引起的裂縫
化學反應引起的裂縫,主要說的還是堿骨料反應引起的裂縫。拌合混凝土后產生的堿性離子與骨料中的活性離子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因為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體積膨脹,形成了開裂。這種裂縫通常不容易被我們發現,會出現在使用的過程中。但是一旦發生這種裂縫,就很難補救。
對于這種化學反應引起的裂縫,我們采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有:砂石骨料的堿活性要小;水泥的堿性要低,添加的試劑要低堿或無堿;堿骨料反應要通過使用合適的摻和料來抑制。
除了上面所提及的四大類裂縫,有一些裂縫是人為造成的。比如,施工操作不規范、質量意識不高、混凝土配比不好等,都能引起裂縫的產生。這些認為造成的裂縫是可以進行預防的,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循規則,提高的操作水平,提升質量意識。
2.5 有關裂縫的處理
混凝土裂縫的修補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補法,嵌縫法,結構加固法。表面修補法是一種簡單、常見的修補方法,它主要適用于穩定和結構承載能力沒有影響的表面裂縫以及深進裂縫的處理。通常的處理措施是在裂縫的表面涂抹水泥漿、環氧膠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瀝青等防腐材料。嵌縫法是裂縫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縫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剛性止水材料,以達到封閉裂縫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膠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膠等等;常用的剛性防水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結構加固法是指當裂縫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性能時,就要考慮采用加固法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處理。
3 結束語
由上不難看出,泵送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有材料本性特性的影響,也有人為的因素。裂縫的出現不但會影響結構的整體性和剛度,還會引起鋼筋的銹蝕、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勞、抗滲能力。因此不管是何種原因引起的裂縫,都應該從源頭上抓起,降低水泥的用量,控制好溫度,添加合適的試劑,從每個環節入手,消除潛在的危害,確保工程保質保量地完成。
參考文獻
[1]徐至鈞.混凝土結構裂縫預防與修復[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1).
[2]徐有鄰,顧祥林.混凝土結構工程裂縫的判斷與處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3).
[3]馬保國.新型泵送混凝土技術及施工[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8).
[4]姚燕.高性能混凝土的體積變化及裂縫控制[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2).
作者簡介:張育智(1983,5-),男,漢族,浙江省衢州市人,助理工程師,大專,研究方向:混凝土配制及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