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云
[摘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認真組織體育課堂教學,調節課堂氣氛,開展情景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的意識。
[關鍵詞]體育課;教學氛圍;興趣
體育課應是教與學的統一整體。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高健康意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體育教師的首要任務。因此,體育教師只有改革和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一、更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興趣
初中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喜歡變化多樣、新穎的練習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只有不斷地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自己的角色,以飽滿、樂觀、熱情、向上的情緒去對待學生,親近學生,感染學生,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才能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動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興趣。
在武術教學中我們常采用的是教師教一個動作,學生做一個動作,整堂課顯得十分枯燥、沉悶。怎樣才能使教學過程不枯燥無味,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主動呢?教師可先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欣賞中華武術的精彩表演,介紹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國在世界武術中的地位,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尊心,提高學生對武術的認知能力以及欣賞水平,讓學生對武術產生濃厚興趣。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模擬的方式組織大型團體操的手段,通過與學生共同研討實踐進退場方法和表演陣型,再演練武術動作的方法,調動學生投入。第一次以一種隊形入場表演一遍,然后和學生討論,征求學生意見,將意見綜合后,改換另一種隊形進行嘗試練習,再改進,再嘗試,直至三遍、四遍,既練了武術動作,又通過各種隊形的演變過程調節了教材的單調性,同時啟發了學生參與創新的意識,一舉兩得,課也上得更加有活力了。
在教技術動作時,學生厭煩枯燥、單調的重復練習,如果適當地運用競賽心理,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指導他們正確的競爭觀念,培養學生堅韌頑強、敢于拼搏和開拓進取的意志品德,樹立良好的體育風尚。例如,在上七年級跳遠課時,首先要教會學生在快速跑中踏跳完成騰空步動作,常規教法是教師講解示范,然后組織模仿練習,如果我們采用在跑道上畫兩條橫線,告訴學生這是戰壕,解放軍戰士要沖鋒跨越壕溝,通過情景的設計誘導啟發學生自己去動態表現,并在這一過程中加以適當暗示,之后逐漸加寬壕溝的寬度,誘導學生形成騰空步動作,再在沙坑前練習跳遠,學生練習會更加主動、積極,教學的效果也會好很多。
二、即興發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經常受到課堂現狀的影響而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作為即興發揮,或萌生新的有創意的教學意圖。例如,在學習跳躍的教材時,不妨先教他們力量差的腿踏跳,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轉移為力量強腿練習,即培養了學生理解和轉移動作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協調性,又有助于克服因習慣而形成的錯誤條件反射,這種創意也會對學生學習的創新帶來一定的影響。
教學器材不足時,可利用廢舊的報紙通過與學生討論,根據學生自己的喜好,設計成橋、手球、沙包、足球等體育器具,并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相應的游戲或比賽,既滿足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又鍛煉了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興趣和鍛煉效果。在下課前用“拾果子”的游戲撿回報紙,又加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如此,既進行了體育鍛煉,提高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又加強了思想教育。
三、創設情景教學,讓學生體驗成功
在教學過程中,沉悶的教學氛圍,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一些素質課,對學生來說,更是缺乏興趣。從心理角度來說,初中生仍然具有少年兒童的心理傾向,他們活潑好動,對任何神秘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課設計成一堂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游戲,把素質練習游戲化、情景化、故事化,讓他們成為故事的主角,讓學生在激烈歡快的氛圍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教短跑時,從學生的擺臂到快速跑,以往教師反復教,學生反復做,內容單一、枯燥,幾次下來學生就覺得十分乏味。如果把課設計成奔跑游戲課或比賽,讓學生共同參與設計活動內容,練習途徑、要求、評獎辦法,讓學生在自己設計的游戲及比賽中完成各項練習,既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長跑教學時,放一段輕音樂,對學生達到“極點”時,采用“輕輕松松跑,鍛煉身體好”等言語調節,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鼓勵他們,學生更易于接受。當學生在武術練習中出拳、掌時統一發出“嘿”的聲音,氣氛會更加活躍,精神會更振作,效果也就自然不同了。
責任編輯 錦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