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蘭
摘 要:古人寫文章時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鳳頭”指的就是語文課堂的導入環節。好的導入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情感渲染等方面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導入;教學;方法
清代著名戲曲理論家李漁在《閑情偶記》中寫道:“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此一法也。”一首動聽的歌曲常常由一段悅耳的序曲開始。其實教學過程也是如此,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也是從一個個精妙的導入開始。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曾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始就能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語文老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把課上得具有吸引力,就應該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導入。
語文課堂的導入猶如一篇文章的美麗“鳳頭”。它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與文本、與教師的共鳴,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進入學習的氛圍之中。
確實,課堂導入需要的并不是老師華而不實的語言,而是真正對課堂教學起作用的導入,才是有意義的。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認真看待導入,精心設計導語,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認為導入環節首先要做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新課伊始,趣即橫生。要讓學生在短短幾分鐘內便將注意力中到所學課文上,并產生躍躍欲試的感覺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么,用怎樣的方法導入才恰當呢?我認為導入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導語的設計必須具有目的性。導語的設計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時間選擇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且必須做到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相契合。(2)導語的設計必須具有吸引力。注意力是學習的關鍵,它直接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3)導語設計必須具有趣味性。只有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喜歡學習,善于學習。
下面我就談談小學語文新課導入的幾種方法:
一、開門見山導入法
教師開場的時候就直接亮出課題,接著用準確精練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很多文章的課題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教學這類文章時,教師就要抓住有利時機設計簡短、精彩的導語直接揭示學習的內容。如,在教學《在大海中永生》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1997年的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一位歷史偉人悄然閉上了眼睛,離我們而去了。他的離去是黨和國家的巨大損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各族人民都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這節課,讓我們再一起來緬懷這位歷史偉人。”教師的語言言簡意賅,簡潔的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
二、情感渲染導入法
情感渲染法就是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俗話說:若要學生動心,教師先要動情。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還是課文《在大海中永生》一課的導入:1997年2月19日,這位歷史偉人——我們敬愛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逝世。他的離去,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巨大損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各族人民都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之中。現在,讓我們伴隨著沉痛的哀樂,去重新回顧這位偉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人民,而逝世后,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播放錄像資料兩段)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再來緬懷這位歷史偉人。
三、懸問設置導入法
小學生好奇心很大,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書中人物的命運和故事情節產生一種濃厚的興趣,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去設置一些充滿懸念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如,課文《蟬與狐貍》的導入:同學們,三年前有一只狐貍用他的謊言從烏鴉那里騙到了一塊美味的肉。今天啊,這只狡猾的狐貍又出來覓食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本,看看在它身上又發生了什么故事?由于懸念的吸引力,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
四、前后知識聯系導入法
前后知識聯系導入法就是指在已學過的知識的基礎上聯系新的課文導入新學知識,從已知的領域轉入未知的領域。既讓學生感到新知識不陌生,又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新知識。“溫故”只是手段,而“導入”才是目的。如,第9冊《古詩二首》中第二首《所見》,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內容,我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有關描寫兒童的詩歌。學生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想起了《小兒垂釣》等古詩,有的學生還一口氣把這幾首詩背誦了下來。我因勢利導,表揚好的,鼓勵差的,向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學生充滿活力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總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課文導入的方式可謂變化無窮,這里所談到的幾種導入方法只不過是我的一點粗淺體會。語文課堂如何導入,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因教師風格各異,教材內涵不同,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導入設計也必定呈現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景象,但萬變不離其宗。
參考文獻:
[1]王珍琦.我心目中的語文課[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03).
[2]唐曉莉.換個方法教《孔乙己》[J].語文天地,2011(12).
[3]王桂銀.語文課導入方法初探[J].吉林教育,2011(1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百丈中心小學)
編輯 卞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