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上好一堂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學生認知能力和技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優質課
幾年一次的信息技術優質課比賽于2011年6月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優質課比賽,收益頗深。以下就是我自身的部分經驗。
一、注重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在這個過程中要準確把握課堂時間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得出三個方案:1.帶學生先到多媒體教室把教師要教學的內容演示給學生看,然后再帶學生到微機室進行實踐操作;2.讓學生直接從教材中獲取,教材上把要學的知識分成幾個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方法去完成教學;3.把學生的興趣和教學內容融合,再用電腦上Word程序的繪圖工具畫出來。第一種方案顯然不可取,一堂課40分鐘的時間本來就有限,再除去老師演示以及學生下樓梯的時間,剩下的學生自己操作的時間太少,不符合讓學生多練習的目的,再加上教材的內容有一定深度,對基礎好的學生是很容易,對基礎差一點的學生就有難度,所以也排除第二種方案,第三種方案可以結合音樂、美術課,把教學內容和原來學過的簡筆畫聯系起來,具體來說根據課堂內容實施,比如針對課堂的內容,先用簡筆描繪出鴨子的形象,再讓學生欣賞兒歌(數鴨子),都跟著唱了起來,思維活躍,氣氛熱烈,然后讓學生觀察鴨子的形狀,口述出:圓圓的頭、圓圓的眼睛、橢圓的身子、扁扁的嘴巴等等,引導學生發現眼睛、頭、嘴、身子都可以用橢圓來畫,再趁熱打鐵讓學生用Word在電腦上描繪出鴨子的形象,這樣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頗高。
二、注重學生學情分析,及時應對課堂的突發事件
要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已有的知識、學習的能力進行仔細分析,要量體裁衣,優選活用。比如要根據課堂時間修改自己的教案,及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要出現到學生操作時,畫一、兩個圓時學生還能順利地完成,在畫第三個圓、組合圖形時,學生就興趣全無,也就是說教學內容只完成了一半無法繼續,要鼓勵學生,并把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迎合學生的興趣進而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所以我明白了必須要了解學生對教學材料的掌握情況,在對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教具熟練運用的基礎上,要對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主題活動要即興發揮,合理構建課堂教學模式。
參加優質課比賽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我覺得有必要學習別人的優點,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作者單位 貴州省道真自治縣城關第二完全小學)
編輯 劉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