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慧
摘要:星月流水是水族情歌中最常見的藝術形象。文本中的星月流水物象,表達了愛情中蘊含的情感內涵,營造了唯美意境,其在語言表達、修辭手法、排比押韻等方面獨具特色。
關鍵詞:水族情歌;星月流水;語言特色
水族民歌簡稱“水歌”,是水族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民族特色的一種文學題材。水族情歌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意象斑斕,在內容和形式上繼承了傳統詩歌的樣式,星月流水是水族情歌的寵物。
1星月流水物象在水族情歌中的特殊地位
愛情是一個古老話題,既綿長永恒又短暫易逝,既純真爛漫,又痛苦悲涼,充滿憧憬和困惑,容易與某種自然事物產生鳴想抒發情感。水族人大多聚居于高原山林,一直保留著同宗不戀的習俗。因此,水族青年男女很少有青梅竹馬的戀愛,多通過介紹或社交認識而約會,在約會中通過對歌含蓄表達愛意。因禮俗約束,除了在趕集日或婚喪活動中借口可與對方會面外,平常不敢私自見面。相思之苦便化作凄傷情歌,以待時機向對方傾吐。平時里,水族青年常在山上打柴或溪邊打水時編唱和傳授情歌。在這種環境中,人容易被大自然中的星月流水打動成為抒發情感的載體。自古以來,星月流水就是表達情感的寵物。在深邃的天宇中,月亮清冷高渺,時而皎潔,時而朦朧,時而似圓盤,時而如彎刀,猶如朦朧純潔圓缺不定的愛情;星星清冷高遠、時隱時現,猶如神秘幽遠可羨而難及的愛情。星月流水與思戀之情不謀而合,成為愛的借體,約定俗成地成了表達特有情感,營造憂傷意境的主元素。
2水族星月流水類情歌文本情感色彩分析
水族情歌中星月流水的意象表達繼承了中國傳統詩歌的藝術形象,展現了獨特文化內涵,表達了青年男女在戀愛中的多重感情色彩。
2.1寄托綿長凄楚的幽寂之情
在水族人觀念中,星月是永恒的,在夜晚出現,帶有幽寂之氣;流水連綿不絕,與綿綿情絲相似,常以此表達戀情:沿著道路,不敢越邊,要下雨了,擅抖如蝶,天公作惡,請云來遮,明月寒星,悄悄隱遁,它們倆人,垂頭欲眠,它們倆人,不敢露臉,天空晴了,初見臉面,天空晴了,何時歸來。(水語文本譯文)
運用擬人手法,訴說星月在天空中遵規循矩,云雨來臨時,便悄悄隱逝,雨過天晴后,方能重返天空羞怯會面,描繪了凄楚的場景。“高地的水,見在遠方,基場那邊,是水的源頭,水往下流,永不復返,源頭的水,不返回了,水流向遠方,滋養了土地,想念流水,我心憂傷。”描述了從高出流向遠方的流水,源遠流長,去不復返,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憂傷情懷。
2.2感慨華美高遠的眷戀情懷
月兒亮,月兒高高,星兒閃耀,星兒迢迢,幸運美麗星星,還去哪里找?它們在云下,真讓人羨慕。在寂靜的夜晚,萬物褪下七彩,明月高掛,寒星閃爍,宛然一幅迷人的畫卷,使人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心生羨慕。奇怪那刺柞樹旁邊的水井,流不到田里,流向了河里,到下野,下野水汪汪,到了水便地,匯成了湖潭水,想念流水,太長遠了。讓人向往的叮咚流水,由井泉源源不斷地流出,奔騰下流到遙遠的地方,匯成美麗的湖水。想念流水而心生惆悵眷戀之情。
2.3嘆息隱遁消逝的無奈心情
星月雖璀璨瑰麗,但遇陰雨天氣,便月隱入云,星遁于空,讓人無奈;流水雖源源不斷,但也給人帶來流逝之感傷。一個月亮,千百人見,一會兒就走,何時回來,天地轉,還回來嗎?想起時,滿眼淚水。星月多是愛情的借代物,是眾人仰慕的對象,然而斗轉星移好景不再,當希望瞬間破滅時倍感孤寂。我等你,等到河水都干了,我等待朋友啊,連河水都等干了,我焦急等待,流水是否還在?河水干了,只好悄悄落淚,河兩岸,燈火通明,別人啊,夫妻歡笑共進晚餐,我這樣的人,哪里才是歇息的地方?盡管思念如流水滔滔不絕,但也會慢慢地枯盡,恰如對情人絕望的等待,表達了對一段無法實現感情的極度無奈。
2.4表達無奈阻隔的相思之情
受水族傳統道德觀念的約束,戀愛雙方很少有機會見面,星月就成了情歌中表達戀情的媒介。月亮高掛,星光閃耀,星月迢迢,三起跳,摸不著星星,七起跳,夠不著月亮,讓王母帶走了,在異鄉守關,天空變得一團漆黑,苦命啊,我空想這滿天的星月。河水泛濫,阻擋我的去路,河邊徘徊,該有座橋,橋橫跨在河上,也該有船,船橫渡在水中,沒有橋船啊,我空自盼念,想起她,心如死灰人兒瘦。河水泛濫阻擋了情人約會的路,希望有橋或船來幫助橫渡河面,但最終枉然,心如死灰人消瘦,表達了被無奈阻隔的相思之苦。
2.5寓寄漂泊不定的情感歸宿
星月流水的共同點是不舍晝夜的時刻運動,似乎永遠沒有歸宿,沒有情感依托,飄搖不定。月兒閃亮,它單獨一個,星兒一群,星兒沒有家,日夜游跑,它們無法靜心歇息,早上起來,隱沒于天嶺之際,晚上酉時,又返回來了,世人不知,以為比大家都好,沒有田地,吃什么啊?愛情中不乏有失意和孤獨,如月亮單獨一個,在星群沒有屬于自己的家,看似灑脫的孤獨追求,又能有幾人能解其中的失意傷感。水流逝,剩下干枯的河床,裸露的石頭,水流逝,留下寂寞的山壑,水流向遙遠的天際,盼流水,何時才能返回。流水無情即便河床干枯也注定要流向遠方,遠離秀美的山川,完成孤獨的漂泊旅程。
2.6釋放奔波輪回的復雜情感
星月的往返隱現、陰晴圓缺和流水的纖繞流轉、一去不返有暗喻人勞苦奔波和輪回再生之意。月兒閃亮,單獨一個,星兒一群,日夜游跑,它們無法靜心歇息,早上起來,隱沒于天嶺之際,晚上酉時,又返回來了。運用擬人手法,星月夜出晝隱、日夜輪回,奔走不息,像四處奔波的浪子,何時才能真正的輪回轉世。
無手也無腳,河水中悠閑,無頭也無頸,急流中涌蕩,想起那流水,真令人費解,流逝啊,留下干枯的河床,裸露的石頭,流逝啊,留下寂寞的山壑,流向遼遠天際,盼啊流水,你何時才能返回。流水無依無靠,隨波逐流,面對美景,卻無暇停留,流向遠方。挽留不住的流水猶如奔波勞碌的人們,使人徒添無奈惆悵的復雜情感。
3水族星月流水類情歌的語言運用技巧分析
星月流水之所以成為水族情歌中常見的意象,是因其運行狀態關乎人情冷暖。雖然對傳統星月流水意象所表達的內涵有所承襲,但是受自然環境和風俗習慣的影響又有所變化,這是水族情歌在語言駕馭上的技巧體現。
(1)在文本格式上,從上述水族情歌來看,大部分文本沒有固定的句數,每句長短不一,以三、四、七言句居多,有時也混合使用。(2)在語言表達上,不同于日常用語,精煉概括,是特定的詩歌語言,注重押韻,其押韻方式靈活多變,稱為水押韻法,利于表現敘事歌謠。(3)在修辭手法上,靈活多樣,綜合利用賦、比、興和排比、擬人、設問等各種修辭手法,借喻和暗喻的運用尤為普遍,是典型的韻文體文學。(4)在形式內容上,繼承了傳統詩歌的文學色彩,長久以來水歌一直傳唱不衰,影響了整個水族社會。
4小結
水族情歌通過親身體驗和藝術創造,使普遍存在的星月流水意象在表達愛情方面流光溢彩,拓展了傳統文學中星月流水意象的藝術空間。結合星月流水的自然特征,通過寫實或虛構的藝術加工,采用比擬、夸張等手法,表達了水族人對殘酷現實的無奈苦衷和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
參考文獻:
[1] 門立功.詩學概論[M].山東文藝出版社,1988.
[2] 黃霖.文心雕龍匯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