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姣
摘 要:隨著不斷深入的新課改理念,高中英語課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開始從傳統的“滿堂灌”教學逐漸轉變為“探究、合作和自主”的學習方式,突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而合作學習是一種互助性的學習方式,責任分工非常明確,具體是指學生在團隊或小組中為了完成某個共同的目標互相配合、協同努力。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是對新課程標準進行實踐的重要探索。本文初步探討了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旨在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并使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合作學習;運用;分析
一直以來,高中英語課堂都是采用班級授課制,以集體授課為主。這種教學組織形式比較單一,對學生全面開展英語實踐活動產生了束縛,并制約和阻礙了學生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收效慢、耗時多、學生練得少、教師講得多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人際交流的匱乏,使很多學生慢慢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在這種形勢下,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應運而生。合作學習是目前很多國家都在采用的策略體系和教學理論,它徹底摒棄了傳統英語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適應了新課標的需要以及社會對新型人才的發展需求,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了高中英語課堂由“應試型”教學向“能力型”教學的轉變。
一、高中英語合作學習的要求和目的
高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策略,主要在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其英語交際能力。它對傳統課堂教學中單向的和靜態的人際交往模式進行了改變,通過創建和諧的課堂環境,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通過選取一些富有激勵意義的名言,如“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等諺語,通過充分利用合作小組的學習模式,來遷移學生的積極情感,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取得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培養出真正的具有英語交際能力的人才。
作為一種小組學習活動,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線索是學習材料,組織形式是活動。在小組中,學生間的責任分工非常明確,以共同完成某個目標。在合作學習中,首次在教學目標中引入了“文化、策略和情感”,并實現一種具體化和層次化的目標的分級。在英語教材中有不少內容豐富是思想教育素材,如Confucius,Zheng He,Linken,Zhou Enlai,Deng xiaoping等名人,一些極具思想性、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如“Success depends on
hard work.(成功來自勤奮)”
“Believing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自信是通往成功道路的第一步)”。這不僅為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帶來了新的契機,同時也為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
二、高中英語合作學習的策略
相比于舊教材而言,新教材的特點是:具有較高的起點、較嚴格的要求、較廣的內容、較大的容量和較強的靈活性。而這一切對教師教學課程的設計和優化,提出的要求會更高。高中英語教學在合作模式上有以下幾種體現:
1.開展共同合作的模式
教師在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施前,需依照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內容,幫助其選擇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建立一種科學合理的合作結構。可進行一種以單元或課文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活動,并在課前、課中或課后分階段進行。依照學習的內容,對合作任務進行設計時,應使每名小組的成員對各自所擔綱的角色和承擔的學習任務予以明確。同時,對教師所期待的合作行為了解和掌握,根據教師的期待,對個人的學習計劃和小組的合作計劃進行制定。合作學習的核心是小組合作,可采用多種多樣的小組合作形式。共同合作模式主要用于課堂討論,這是一種課堂討論程序,由4~5人組成小組,鼓勵學生共同傾聽,對資料和觀點進行共享,小組成員互相扶持和鼓勵,通過團體的成功來體現個體的成功。下面以共同合作模式為例,進行分析。
案例:
活動材料:Food For Thought (SIA)。
活動時間:Introduction。
教學目標:
(1)掌握相關的關于食品方面的詞匯;
(2)學會談論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
(3)抓住材料的重點,有目的地傾聽,并針對材料提出具體的建議;
(4)要求學生依據話題,用英語提出忠告或建議;
(5)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良好的飲食習慣。Bongo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
合作學習形式:共同學習模式。
合作技巧:為他人提供幫助或者向他人求助,按照指令行動,回答他人的詢問。
合作方式: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4~5人組成異質小組。
步驟:先通過教師的呈現與導入,引導學生完成教科書第94頁“A What do you know about?”。再由師生共同歸納“ What does junk food contain? What is healthy food like”。建立各個小組,編寫對話并進行小組討論,分配對話角色并進行組內表演。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最后,由小組成員對個人學習評價表和小組活動評價表進行填寫。
2.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和預習
具體指的是依據教材內容,教師對小組合作任務事先進行設計,并向各個小組布置,使學生在小組中的預習活動有計劃和有目的地進行;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以小組預習為基礎,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學生通過討論,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再通過角色表演、全組合作陳述和個人自述的方式,學生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最后,以書面形式,學生在課后上交或反饋各自討論的內容和問題。
以第八模塊第四單元的“Project:Writing a film review”為例,這個版塊A部分是《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石》的影評,通過分析范文,使學生了解“What is a film review?What contents should a film review contain? How to write a film review?”然后將人物分配各各個小組,每個小組對影片進行挑選,在各自完成一部影評,在進行海報的制作,最后評比設計好的海報,獎勵得票最多的小組推薦的電影,在課外時間進行播放。通過布置這一任務,同學們先查閱大量資料,在進行合作學習,每名成員通力合作,各盡其責,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的目的。
3.開展組際間的交流與協作
教師可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組內和組際間的交流,并適當地點撥和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完成“Language study ”這一部分題目時,可安排如下的小組合作內容:①可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由學生A、學生B兩個人組成,每一個組再由兩個兩人小組組成;②對題目的分析和給出答案由學生A完成,解題的檢查由學生B完成,在必要時,學生B可幫助和鼓勵學生A完成問題;③兩個人對角色進行互換;④對全部題目完成之后,兩個小組間對答案互相進行檢查,如果答案出現了不一致,則四個人需要對答案重新作出,直至形成一致的答案;⑤對于每一個組員的回答,教師可采取抽查的方式。對于有質疑的問題,或者是不夠準確的回答,教師可采取集體點撥或者講解的方式。
4.開展小組反饋補救與評價
在結束課堂小組活動之后,需留出時間進行小組的評價與反饋,這樣既對學生的組織概括能力進行了鍛煉,同時也給了學生歸納和思考問題的機會,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規避個人評判行為。合作小組的學習效果、能力、方法和學習態度等,是評價的主要內容。反饋補救是指:針對學生提出的個別問題,教師在對小組活動進行巡視時,有針對性地給予解決,并集體解決共性的問題;不必全批全改學生的測驗和作業,可有針對性地或者是隨機地抽取每個小組中的部分進行批改;再由小組成員依照答案互批其他的內容,并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采取及時補救措施。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也使學生參與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采用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以人為本”的學習理念的體現。它強調的是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教學的指導性和針對性以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重視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和積極性。重視學生互助互補、團體合作及個體差異,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創造性。在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同時,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曉玲.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嘗試[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 2011(Z5).
[2]戎愛通.淺議新課程下的合作學習[J]. 學苑教育,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