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市場需求為導向,是推進學校與企業的廣泛合作,建立教育與社會生產密切結合的教育機制。注重產學研合作,在合作中加強教學改革,在教學改革中增進合作,是高職教育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進一步明確了高職院校走產學研結合辦學道路的必要性,研究在產學合作、實訓基地建設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關鍵詞:市場導向;培養模式;探索
職業教育是傳遞職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社會勞動力的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必須充分尊重市場運行的規律,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工學結合、強化實踐”的教學模式實踐和研究為主導思想,并開展由此進行的一系列實踐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利用資金、資源、人力共享的方式建立業務平臺,制訂科學的管理制度、教學方式和評價標準,逐漸形成規模化的生產實踐基地,并始終以嚴格的生產實踐來強化教學質量。
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適應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近年來學校工學結合改革研究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熱點。這既源于人們對學校育人與社會用人差異的思考,也出于社會發展對學校培養人才提出的要求。眾多培養模式的研究中,產學研結合的研究成為一個亮點。根據浙江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培養學生創業的成功案例,按照所學專業和地理環境優勢,讓學生服務于企業,提倡學生自主創業的理念為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幫助。
1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
結合廣告攝影專業的教學技術,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業務技能指導,使學生真實完成業務拍攝。為學生的獨立創新與提高提供完善的學習計劃,為課堂教學提供教學支持與服務。充分發揮學校資源,利用現有的廣告攝影教研室、實訓室等一系列實驗教學基地,實現改革教學、創新實踐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成立具有行業針對性的人才培育基地。
分階段實現生產實踐標準化、規模化的新型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周邊企業單位、圖片庫、電子商務等各種資源,進行體驗式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產學研相結合,達到教學改革所確定的培養目標。
整個班級集體投資,前期建立統一的圖片庫與淘寶網店平臺。設立財務、網絡、圖片庫、業務、技術研發等五方面主管。再按照每個學生自身優勢,把班級平均分配組建攝影工作室性質的服務團隊,下設:主管、財務、業務員、攝影師、攝影助理、后期制作、設計等職務和部門,每個團隊都在班級平臺下各自管理,將學習任務重點轉向網絡圖片拍攝中的運動鞋、皮鞋產品拍攝;服裝的平拍、掛拍以及搭配人物的棚拍與外景拍攝;各類小產品的棚拍等業務。針對福建本地的產業特點,培養學生對于各種產品的拍攝技能。
開設廣告攝影教研室及產品攝影棚,各影棚所配備的閃光燈及配套齊全的附件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較完善的拍攝場所。其中,廣告攝影教研室可作為課堂統一教學的演示空間,產品攝影棚可作為商業產品拍攝和商業人像實訓空間。影棚由分組后的學生按組維護與使用。常用工具、道具費用使用班級集體投資經費,影棚器材使用責任到人。其間,各團隊共享人力資源,由主管安排與調配人員,按照每個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工作任務的分配。為控制閑置資源,減少盲目性,由專業老師統一分配給各團隊不同的目標案例,由各小組分別討論與實施。各團隊業務量由財務主管統一記錄,作為學期末評判成績的依據。在完成拍攝的同時,由老師做到影像品質的監督與審核,使圖片能夠按照客戶要求保質保量的輸出。
2教研特點與創新之處
學生形成創業團隊,引進業務,由老師輔導進行自主運作與管理。應用市場調研、分工協作、分析討論、擴展思維等多種形式開展。依附本專業特點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從而做到共享資源、資金與人力的規模化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解決企業實際需求,突出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技術支持方面開展實際有效的教學指導工作。如:定期組織各團隊組長召開網絡會議,邀請攝影公司、圖片庫相關專業人員以及往屆優秀畢業生對各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進行討論,提出指導意見;每周定期進行業務效果反饋,互相學習,吸取經驗;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承接的業務進行業務指導,協助完成一些難度高的拍攝任務。同時,做到業務資源共享,讓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實踐提升業務水平。
在教研過程中也總結了一些教學管理與研究方法:(1)教師有效指導學生順利實施,負起引領、指導和管理的全責;能較好的運用理論基礎支撐研究工作的具體實施。(2)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如業績調查、就業傾向調查、案例分析、分組實驗等,并對有相關過程進行記錄;圍繞課題研究采取多種形式反映研究過程、突出問題及問題解決。(3)組織學生定期開展集中學習、小組研討、交流與總結;建立并執行與課題研究相關的例會、研討、交流及獎懲等制度。(4)經費開支合理、明細清晰;設施、設備等必備條件能有效保障研究工作順利推進。
3教研拓展與深化
根據研究內容以及社會相關行業的飛速發展,教學還應與實際更緊密結合,增強說服力;對業務服務標準的研究還需加大力度。
如對教學模式的逐步深化,將采取社會實踐問卷調查、客戶服務質量分析等方法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幫助與支持;繼續開展對市場調研、分工協作、分析討論、擴展思維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培養。同時引進企業與學校共同進行課程開發,突出課程體系的靈活性、職業功能性,校企共同建立起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另外,學校主動聘請企業人員構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用人單位積極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將其作為自身工作的一部分。校企在共同的利益驅動下,緊密結合,擴大規模,共同進行教學基本建設和教學改革,構建起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教學方法。企業積極參與學校的質量評估,建立起了內外結合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通過以上諸多措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教學內容,改革課程體系,針對就業市場的需求和學生實際開設課程,切實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教辦學指導思想,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使社會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對職業崗位技能的需求變化信息能及時反饋到教學改革中。
作者簡介:曹博(1982—),男,河南人,大學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藝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