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娜
摘要:本文從感知調控、想象調控、情感調控、舞蹈表演中異?,F象的心理調控以及凝神、靜氣、平和的心理調控幾個方面論述了舞蹈教學和培訓中的心理問題。并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結合舞蹈教學實踐,對解決這一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
關鍵詞:心理調控;舞蹈教學;緊張;方法
舞蹈表演中的心理活動是由多種心理要素構成的綜合心理活動,涉及到舞蹈動作記憶、感情表達、對舞蹈作品的理解、想象力、直覺諸多方面。對于舞蹈表演者而言,從開始學習舞蹈直至參加社會藝術實踐的全過程,也是心理活動的過程。心理素質對于舞蹈表演活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作為一名舞蹈教育或者舞蹈培訓工作者,若要將學生培養成一名優秀的舞者,不但要對其進行舞蹈技術技巧的訓練和藝術修養的培養,還要認真對其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使他們在表演時具備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舞蹈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對學生除了進行有形的基本功訓練外,還應進行無形的基本功訓練。即表演中的心理素質及其調控能力。而對心理調控能力訓練和重視的程度,會直接影響舞蹈人才的培養質量。
1舞蹈教學和培訓中的心理調控
(1)舞蹈感知調控。首先,必須教會學生如何調整好自己的表演心態。學生表演時,每個人的心態各有不同。不同的心態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方面有各種各樣的例子可以說明。有的學生先天條件好,技術也不錯,能完成一定程度的作品,但所表演的作品就是不感人。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建立良好的感知能力,缺乏強烈的表演欲望。他們只是為了跳舞而跳舞,或者說是為了表現技巧,而不是為了表現作品的內容,更沒有用肢體語言去打動觀眾,激發觀眾的心聲和感情。用這樣的心態去跳舞應該說是錯誤的。教師應該時刻告誡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學習內容是為學習目的服務的。應當以強烈的表演欲望去跳,用心去跳,以求達到更高層次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教師應當交給學生建立良好的舞蹈感知能力的方法。舞蹈感覺是一種主體性的內在感覺,可以直接影響舞蹈表演的實際效果。舞蹈感覺的強弱是兩方面因素造成的,即先天的條件和后天的培養。古今中外,不乏具備良好的先天條件者。這種良好的天賦對其在藝術道路上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大多數人并不是舞蹈天才。但是,通過后天的培養和努力,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感覺訓練,把技術技巧與心理控制緊密的結合起來,這些不具備舞蹈天賦的人仍然可以走上藝術的道路。再次,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的舞蹈動作記憶力。在教學和培訓中,許多學生不愛記憶舞蹈音樂及動作。音樂和動作記憶不熟,在舞蹈的過程中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表演。如果一邊跳一邊想著下面是什么動作,思想精力不能放在舞蹈表現上,心理就會緊張,自然難以達到良好的表演狀態。這種現象初學的學生尤其多。那么,作為教師應當對學生闡明記憶舞蹈音樂及舞蹈動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通過課下練習增強舞蹈表演記憶力是培訓舞蹈人才提高素質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此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學生學會熟練記憶舞蹈音樂和動作,對舞蹈作品的內容及動作部分進行細微的反復研究和理解,并通過尋找音樂旋律的發展與舞蹈動作感情的內在聯系進行動作記憶的訓練。舞蹈音樂記住了,相應的舞蹈動作熟練了,久而久之,學生就增長了舞蹈記憶本領。當這一切駕輕就熟后,表演時的心理負擔自然就不會再出現。此時的舞蹈表演心態便處在一種正常的情緒飽滿的、有信心的狀態,表演者才有余力把自己所理解的舞蹈音樂及動作的內涵比較充分的表達出來。著名的舞蹈家們在舞臺上久演不衰,有時一臺舞劇由幾十個舞段組成,他們驚人的音樂及動作記憶力,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2)舞蹈想象調控。大家知道,對于同一事物或者現象不同的人們會因不同的想象力而產生不同的看法與結果。因此出現了“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每一位觀眾通過他對人物的觀察,都會產生豐富的想象。這種想象是形象的、具體的、生動的人物在頭腦中的再現。當人物形象再現時,表演者會通過具體動作去表達。在產生一系列心理活動的舞蹈教學和表演中,對學生進行想象調控的培訓,屬于中心環節。人的感情常由于外界物質引起,因此,對周圍事物的想象與聯想在舞蹈教學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以學生對教師提出的舞蹈動作概念的要求進行深刻領會和研究為基礎的。學生通過豐富貼切的聯想,誘發和調動身體動作機制部分的自動化行為,使之有機的進行運轉,是舞蹈動作的韻律、力度與所表達的舞蹈形象相吻合,準確的表達舞蹈作品的內涵。在實際的舞蹈教學與培訓活動中,運用感情調控會碰到各種情況,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念,處理好關系。第一、作為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能準確地掌握和領會作品的情感內涵,深刻地把握情感的基調色彩,并細致地體味其中感情發展的邏輯。只有這樣,才能談得到表達感情的準確性。第二、應當讓學生明白學習舞蹈技術技巧是作為一種手段,目的是傳情并用以表現舞蹈作品的內容與思想感情。當學生對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情感體會時,由于感情的激發,在動作的表達上往往會突破舞蹈的某些技術難點,達到更高層次的藝術感染力。這時,我們會更進一步的理解以情帶身的含義,這時情感調控的作用。
2舞蹈表現中的心理異常及調控
在舞蹈表演中出現的異常現象,需要心理因素的調控。這個問題認識和解決得不好,會產生不良的結果。但是,心里異?,F象在教學與學生的藝術實踐中卻屢見不鮮。
(1)心里緊張。由于心里緊張,在表演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失控現象。由于心里緊張,引起身體各器官運動不能自如,心里緊張如果不得到調整與緩解,現場表演的水平就會大打折扣,有時候表演甚至難以繼續。心里緊張,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產生于缺乏舞臺藝術實踐,有產生于環境的改變,有產生于技術技巧上的難點沒得到解決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增加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加強其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其表演技藝和對作品掌握的熟練程度。這樣,學生便會逐漸消除恐懼心理,表演時達到藝高人膽大的狀態,心里緊張等現象自然就會隨之消除。(2)思想壓力和障礙。造成表演者心里緊張的原因除上面所述外,還有一種現象是因有壓力和思想障礙所致。學生在課堂和藝術實踐的表演中,常常帶有各種不同的思想和心態。比如學生在課堂檢課時,擔心跳不好老師會批評;有的表演者參加演出時,擔心觀眾反映不好;參加比賽時擔心比不上名次等等。這些思想障礙容易引起心里緊張,導致表演時精力不集中,繼而出現差錯,出錯后又加深表演者的緊張感,形成惡性循環,這樣表演者就會在表演中始終處于緊張狀態。
而解決上述所有心理緊張表現,就要示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學生由課堂到課堂的狀態,增加各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課堂與實踐的不同感受,及時糾正缺點、改善心態,不斷提高其實踐時的表演能力,增強信心,充分發揮之所學。同時,教師應以自身的實際表演對學生起到示范作用。用切身的體會和良好的表演心態與狀態去影響學生,啟發學生的表演欲望。還要了解學生課堂內外的各種思想狀況。若有的學生存在思想障礙,要分析其內在的原因,并幫助學生克服私心雜念、提高認識、增強信心,以一種平衡的心態進行表演,促使其心里緊張好轉,使學生的思緒從紛亂中解脫出來,集中到表演的內容上去,改變不穩定的表演狀態,平心靜氣地進行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中的心理調控,在實際教學與培訓中的涉及面很廣,表現也很復雜,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我們去深入研究,不斷總結提高,進一步指導舞蹈的教學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