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偉
摘 要:會計電算化課程是會計類專業的核心課程,然而在該門課程的設置過程中,出現了課程定位不清,課程內容不一,課程設計華而不實,課程保障不到位的現象,這些現象已經影響到了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發展,針對以上的情況,筆者淺談幾點思考。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情況 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179-01
目前眾多的院校在會計類的專業都設置了會計電算化的課程,但是針對該課程的設置卻出現了課程定位不清,課程內容不一,課程設計華而不實,課程保障不到位的現象,筆者將針對以上問題談幾點思考并且提出幾點建議。
1 會計電算化課程設置面臨的情況
1.1 課程定位不清
所謂的課程定位是指本課程在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各高校會計類的專業有許多,比如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等,從目前各高校設置的課程來看,會計類的專業基本上均開設了會計電算化課程。
然而在設置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課程定位不清的問題。諸如:
(1)課程的設置僅僅是為了考證的需要,忽視了該課程在本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位置。很多院校為了保障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的通過率,從第二學期就開會計電算化這門課,課程結束時學生們就可以去參加資格考試。然而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即使學生通過了資格考試,卻也不能熟練的掌握這門課程,更談不上去靈活應用。究其原因在于會計電算化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僅僅需要會計專業知識,也需要計算機應用知識,讓學生在沒有熟練掌握以上知識的基礎上去學,無異于拔苗助長。
(2)許多院校不能從人才培養目標的角度去分析該門課程的設置,導致在培養目標上定位不清。會計類的專業有許多,這些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不一樣的。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所在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所處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凝聚了幾乎所有的會計專業知識。學生在校期間未必全部都能學到,所以這門課程的設置就得依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去設置其深度和廣度,從而忽略了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的特色。
1.2 課程內容不一
會計電算化課程涵蓋的內容有很多,在教學時選用的教學軟件也有很多,這也就導致了這門課程沒有一本統一的教材和統一的教學軟件。教材上和軟件上的差別也就直接導致了各個院校在這門課程內容上的不一。
教材上:縱觀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所涵蓋的內容是不一樣的,甚至有的是天壤之別。舉例,有的會計電算化教材涵蓋了計算機的基礎理論知識,有的沒有;有的會計電算化教材涵蓋了會計軟件系統的設計,有的沒有;筆者認為對會計類專業的學生很有用的知識,卻很少有教材能編制進去,比如成本管理模塊等。
軟件上: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用的會計軟件越來越多,即使同類型的軟件又有多個版本。正是由于這種軟件選擇的多樣性,也使得本課程的內容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
1.3 課程設計華而不實
目前國家重視職業教育,制定了一些有關課程的設置標準。有這樣的文件精神指導固然是好的,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再針對課程設計的時候卻容易犯一些教條主義的錯誤,把這門課程的設計生搬硬套到另外一門課程,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也是如此。換個角度去看,有的課程設計方案看起來真的很不錯,然而在實施起來卻很難,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與認可。像這樣的課程設計方案即使體現新的職業教育理念。但由于學校各個方面的情況,不能落實,像這樣的課程設計只能是華而不實。
1.4 課程保障不到位
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是一門實訓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訓才能靈活的去掌握。然而一些院校鑒于實際情況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實訓。一是由于實訓條件不能滿足;二是師資薄弱;三是課時安排不合理。很多院校都面臨著這方面的問題,也正是由于這些問題導致了學生的實訓時間遠遠不夠。
綜上所述,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在設置上存在一些問題,這也是目前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發展必經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
2 會計電算化課程設置的幾點建議
目前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在院校設置已經有若干年了,在發展中面臨著不可避免的問題。針對以上的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在課程定位上,各高職院校不僅僅應該從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著手去設計該門課程的廣度和深度,還應該從該課程的內涵上去定位。目前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涉及到的三種主要的叫法: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以及會計信息系統,從狹義上看:會計電算化的含義更側重于會計核算的知識,會計信息化更側重于會計管理的知識,會計信息系統更側重于會計軟件系統設計的知識。從知識層次以及職業教育的理念出發,會計電算化應該放在中職教育,主要講述賬務處理的部分,會計信息化放在高職教育,主要講述中職教育的內容以外還要講述供應鏈管理系統、管理會計系統、財務分析系統。會計信息系統主要放在本科教育,除了要講述高職教育的內容以外還要講述會計軟件系統的開發設計。
(2)在課程內容上,筆者認為對于高職院校會計類的學生而言,僅僅去掌握賬務處理的部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掌握管理會計系統、供應鏈系統、財務分析系統。然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選取有代表性的會計軟件,選擇合適的教材。但無論軟件還是教材,僅僅是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內容上的一個載體,他需要會計電算化教師的根據實際的情況重新整合知識內容。在這一點上,各院校可以盡量地編寫一本自己的校本教材。
(3)在課程設計上,應該更多的從務實的角度去分析,從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去分析。比如:有些院校會計實訓條件不能滿足學生的實訓時間,那在課程設計上就要想到用別的方法去彌補。好的課程設計應該是以目前的條件最大限度的教會學生。
(4)課程保障條件往往受制于客觀因素,有的院校師資力量雄厚,實訓器材完備,而有的院校則相反。課程保障條件的限制,也往往給這門課程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各院校盡量完善課程的實訓條件。
綜上所述,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發展至今,有許多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這不僅僅需要我們教師、院校的努力,也需要一些主管部門進行支持,目前的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發展更像是百花齊放的階段,下一步則主要的是進行規范和統一。
參考文獻
[1] 金敬輝.對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建設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9(6):110-111.
[2] 張雪梅.關于高校會計電算化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考[J].財會通訊,2005(8):2004(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