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陽
物理學發展到今天,已經構筑了嚴整的理論架構,積累了豐富的實驗手段和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科學方法的教育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也是物理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教師需要在客觀的教學規律基礎上,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活動,逐漸地尋找到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關系到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而且更是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的良好途徑,能在教學中受益。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物理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因為物理是離不開生活的,在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展。
一、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
1.在教學上的目標和理念
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的理念是:將教育面向大眾,進一步提升中學生的科學素養;確立重基礎的教育方針,讓學生牢固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從時代性和基礎性以及選擇性等方面規范課程的教學內容。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不僅要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還要了解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和它對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相關的應用領域。
2.與以往的教材相比內容的特點
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加強了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滲透,不僅如此,內容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實用性更強。在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突出物理思想的內容上,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材、理解課本,并能在實踐中找到運用。
二、新課標下如何實現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學
1.對于科學性探究的注重以及科學能力的培養
探究性能力和科學能力是學生必須具有的能力,因為這關系著我國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當然,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科學探究的話,這不過是一種方式。然而,在物理學習中引入探索式教學的話,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享受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理解基本的概念、規律和基本方法。這樣,學生可以很容易地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理解得更深刻,記得更牢固,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2.對于新課標的教學目標有個清晰的認識
現在的新課標,要求高中物理教學不僅僅只是注重學生的知識和傳授,更重要的是將過程和方法、知識和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結合起來,并對所要達到的目標有個明確的系統規劃,逐步地實現預期目標。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很有必要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教學活動就無從談起。所以,新課標就要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重視學生。與此同時,教師作為主導,在探究性學習時逐漸把學生帶入情景中,通過指導、組織和合作,與學生一起交流和研究,一起完成知識建構。另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活躍課堂氣氛,這對于一個好教師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4.經常反思,尋求最好的教學方法
教師不是圣人,也會有出錯或者方法效果不好的時候,所以教師要經常反思,在不同的課堂實踐下進行反思,其中包括內容、目標和方法及切入點、手段等等。通過反思來改進以后的教學工作。方法有很多種,只要是適合學生的都可以。所以,教師要查看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方法中的運用情況,尋找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
5.正確的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系
說到物理學,我們想到的是自然科學的一門基礎技術學科,學好物理學,對國家的技術進步將起到很大作用,它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能量守恒定律,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引導學生:首先,先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基本能源情況,分析我國能源平均不足,教會學生如何節約能源。其次,可以讓他們參與一些社會調查,調查哪些能源浪費比較嚴重。然后推廣節約能源活動。再次,了解這些以后,教師要主動倡導學生節約和保護資源,不要鋪張浪費。
6.在教學方法上創新,教學方案上改革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為科技在發展的同時,也讓多媒體技術可以運用于教育教學工作中,用多媒體技術直觀明了地向學生闡述物理原理,讓學生如身臨其境。這樣的物理教學方法,比傳統的講述和黑板板書來得要直接一些,效果也會更好,為物理教學注入了新的動力。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該適當地發揮多媒體優勢,激發學生對于生活、學習的興趣和向往。
7.重視物理習題的變式訓練
物理是個變化莫測的學科,要想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應該對物理習題進行變式訓練。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消化,還可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要以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共同的進步,讓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和親和力,不斷地鼓勵后進生,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和諧相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融入到教學中,快速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走進高中新課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 高慎英、劉良華. 有效教學論[M]. 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 國榮、張春偉. 中學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方法[J]. 中學物理(高中版),2009.05.
[4] 王雯雯. 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科學方法教育途徑的探討[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4.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瓦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