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陽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階段的初級階段,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任課教師只注重動作的模仿,而現代教育重視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尤其是在運動教學中,體育教師更應該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創設寬松、民主的心理環境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首先,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對任課教師產生親密感和信任感。課堂上要大膽地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敢說、敢做、敢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強調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激勵、相互啟發,開拓思路。其次,要創設自由的表現環境。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和創造,為學生創新求異創造爭論環境和展示環境。
德國的海納特教授指出:“教師凡事要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倡導一種在班級學習中的合作和社會一體的作風,這樣也有利于集體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揮。”民主的師生關系一旦形成,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信賴感、親切感,從而形成有益于課堂教學的親和力。同時,民主的師生關系還能產生情感期待效應,使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和愛,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種情況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中尤為明顯。因此,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上好每一堂課,讓學生在教師的一舉一動中受到激勵,感到振奮,使每一位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我”;同時,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眼神、語調、微笑等態勢語來表達對于學生的期待和信賴。只有這樣輕松愉悅,學生得到最大的尊重和信賴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樂于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二、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師要呵護學生的參與熱情,對于學生體育課堂上的積極參與給予積極的、肯定的評價。巧妙地運用評價進行調控將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心理研究表明:學生只要體驗過一次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從而形成滋養創新意識的土壤。在運用評價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同樣的動作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學習效果必然會不同。一個簡單的動作,“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做動作時首先要保護,做完動作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鼓勵,強化學生的自信心;但是對于“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做完動作時教師只需要豎起大拇指表示贊美就行了;而對于一些膽小懦的學生,能完成動作,首先要肯定地說:“你很勇敢。”對做動作有創造性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鼓勵:“你這種做法真棒!”“你真聰明!”如在做游戲“改變追擊目標(貼膏藥)”的教學過程中有學生提出:原來的游戲中逃的人以逸待勞,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出現耍猴的現象,能不能改成一人追,一人逃——逃者貼——被貼者追,于是,我們在游戲講評乃至課間操中對創編該游戲的班級體大加鼓勵。結果是,一個集體成功的喜悅激發了更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僅“貼膏藥”一個游戲,學生就能變換多種玩法。
三、以說促思,培養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的概念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剛剛入學的小學生語言區域狹窄,更缺乏體育課的專業語言,而且語言極不規范、不正確、不完整。體育任課教師必須從頭教起,循序漸進,訓練學生的語言。教師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手操作,用眼觀察,用口表達,用腦思考。從認真教會學生說一句完整、準確的體育語言開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的訓練要求,使學生把內部語言外化出來,以語言的邏輯性培養思維的邏輯性。當學生學會了一句完整的話,掌握了最基本、最簡單的思維方式后,就要讓學生說幾句連貫完整的話,學生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維,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說出與眾不同的答案,培養求異思維意識,要求學生不要重復別人的話,引導他們用不同的眼光,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我在教一年級“大魚網”游戲規則中,我首先讓學生想象一下魚生活的特定環境,將界限內特定區域比作魚塘,界限外比作岸。然后提出魚兒離開了水會怎樣,從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我總結出:會失去活力,會死掉等等答案。
四、加強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于具體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等心理特征,正確恰當地引導學生進行動作訓練,把動手、動口、動腦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低年級的學生對于新穎動作特別感興趣,喜歡動一動,試一試。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提供能突出知識特點的、帶有色彩的直觀材料,“投其所好”,讓學生親自動手,感知實踐。教師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感知,這樣比教師詳詳盡盡的講解和演示獲得的效果更好。
五、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模式的多樣化追求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追求從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追求從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強調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如培養形式靈活,培養層次結構多樣化,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活動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錄相、電影,訪問體育明星,回顧我國體育發展史等,對陶冶學生性情,激發學生情感很有好處。
六、自主性教學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新教育倡導、鼓勵學生求異創新,強調培養學生掌握獨立地分析問題的能力,獨立地獲取解決問題的多種新途徑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綜合運用開發學生創造力的各種方法,努力創設促使學生獨立探索、發散求異的教學情境,形成鼓勵學生自由發表獨創見解、熱烈討論的課堂氣氛。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教師不僅能提出有多種解答方案的發散性問題,啟發學生獨立地謀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和方法,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要使體育創新教育獲得最大效益,必須從整體性的觀點出發,把握住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弄清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創新思維是一種極為復雜的心理活動。只有我們教師努力從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入手,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做到培養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直觀思維和抽象思維的有機統一,就一定能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展。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