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軍
摘 要:伴隨著煤炭企業不斷發展,群眾文化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煤炭企業發展和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群眾文化既是整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屬于社會文化范疇。而作為社會文化,群眾文化在構建社會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有人說:“社會和諧與文化和諧,或謂和諧社會與和諧文化,是共同一體、相輔相成的。”這話很有道理。具體而言,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可用以下三大層面予以解讀。
關鍵詞:煤炭企業 群眾文化 重要作用
一、群眾文化是以構建和諧精神為基礎和先導
對于群眾文化而言,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文化和諧,只有造就深層的文化和諧,才能造就和諧社會。而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群眾文化的神髓是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乃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二、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
和諧社會以社會和諧為核心和重要標志,而社會和諧又由社會的各組成要素的和諧構成。
作為社會文化的群眾文化,涵益了所有社會的各個層面,如企業文化、安全文化、軍營文化、校園文化、商業文化、社區文化、家庭文化等等,所有這些文化的和諧,便構成了社會大文化的和諧,進而促進了全社會的和諧。而全社會的和諧,自然也就構成了和諧社會。也就是說,社會和諧與和諧社會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同義語。
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煤炭企業必須大力發展群眾文化。在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之中。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努力促進文化建設,特別是群眾文化建設。在當代中國,要發展先進文化,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文化保證與智力支持。
三、群眾文化在構建人際關系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會和諧與人際關系的和諧作為基礎,群眾文化在構建人際關系和諧方面,發揮著獨有的重要作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可以增強團結互助、互相關愛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從而有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
群眾文化工作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能和潛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發揮其精神動力的效能作用,促進企業生產力的發展。其次,群眾文化工作要不斷拓寬活動領域,推動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應從增強企業凝聚力,實現高效率、高效益的新視角確立群眾文化工作的地位,讓職工在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得到哲理的啟迪、心靈的凈化、情操的陶冶、知識的灌輸、精神的升華。最后,群眾文化工作要找準最佳切入點,靠文化驅動促進企業經濟發展。要緊密圍繞生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選擇文化與經濟的最佳結合點。
(一)群眾文化工作要充分發揮其精神動力的效能作用,促進企業生產力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企業經濟建設。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為之奮斗的目標。而在構成企業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作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群眾文化工作,其核心內容就是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智能和潛力,為企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軟環境。因此,群眾文化工作要充分發揮其精神動力的效能作用,促進企業生產力的發展。一是通過開展科技文化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職工認真學習科技知識,樹立科學思想,掌握科學方法,勇攀科技高峰;二是通過健康文化、理念教育,培育和塑造企業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喚起職工的使命感。通過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群眾文化活動,使廣大職工在獲得文明享受和文化熏陶的同時提升思想素質、增強理想信念,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企業生產經營建設中去;三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展示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的向心力,促進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群眾文化工作要從增強企業凝聚力,實現高效率、高效益的新視角確立群眾文化工作在企業的地位。讓員工在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得到哲理的啟迪、心靈的凈化、情操的陶冶、知識的灌輸、精神的升華。要從文化建設入手,加大智力開發,推進科技進步,興建文化網絡,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由開發文化力到增進生產力,由豐富文化工作內涵到促進企業經濟發展,以此實現群眾文化工作的新發展,進一步推動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三)群眾文化工作要找準最佳切入點,靠文化驅動促進企業經濟發展。首先,企業文化工作要緊密圍繞生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選擇文化與經濟的最佳結合點。一是通過開展安全文化、社區文化等專題文化實踐活動,為生產經營服務;二是通過開展區隊文化、家庭文化等專題文化實踐活動,培育高素質、高品位的職工隊伍;三是通過開展“文化外交”活動,樹立擴大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其次,文化工作要貼緊精神文明建設主線,充分發揮自身的功能、特點和優勢,堅持理想信念和主人翁思想教育,堅持與思想政治工作、職工道德建設相互交融滲透、互補促進,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企業需要文化凝聚職工意志,職工需要文化提高自身素質,只要我們在實踐中,充分把握先進文化方向,針對企業每個時期的發展目標,不斷自我更新、自我發展,把文化的功效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把文化的觸角延伸到礦區的各個層面、各個角落,就能對內形成企業凝聚力,對外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