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文化工作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如何積極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為廣大群眾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成為群眾文化干部當前面臨的一個主要任務。多年來,廣大的群眾文化干部常年活躍于我國群眾文化這一大舞臺,為豐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為使廣大的群眾文化干部更好地服務于群眾,各級群眾文化主管部門也積極加強隊伍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整體上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在縣(區)級以下的群眾文化專業干部隊伍里,還普遍存在著干部年齡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或多或少影響了群眾文化事業的長足發展。因此,如何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群眾文化專業干部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努力造就一支優秀的群眾文化干部隊伍,值得我們深入探究。本文結合當地實際,特別對區(縣)級以下群文專業干部隊伍(即文化館、站干部隊伍)建設作了認真思考。
一、當前群眾文化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干部年齡普遍偏大。區(縣)級文化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干部大多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招工、招干進館、站的,這批人占了干部總數相當大的一個比例。如蓮都區文化館現有在編干部職工35人(包括編外用工1人),其中40歲以上的占了總數的88.57%。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干部,大多年齡偏大,已不適應文化活動中舞臺裝置和藝術表演等方面的工作,干部隊伍嚴重老化,致使很多文化活動中涉及某方面技能的輔導領域漸成弱項。
(二)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蓮都區文化館35名干部職工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總數的57%,另還有7人是初中、小學學歷,蓮都區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近幾年雖通過公開招聘錄用了一批年輕的業務干部,但因群文隊伍現在還缺乏一套相對動態的管理機制,人員只進不出,老一批的群文干部沒有流動,總體文化程度還是相對偏低。
(三)專業配備不很平衡。文化館雖然配有音樂、美術、攝影、文學、舞蹈等各個門類的業務干部,但有的專業門類的干部業務水平相對較強,有的則相對較弱,專業配備還不是很平衡。相比之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就更遜一籌了,有的站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沒有那方面的專業人員,大多文化站的干部只能充當萬金油的角色,各方面都懂一些,但要做到精而強,就比較困難了。
(四)復合型人才缺乏。新形勢下,群眾文化部門除了各個專業的干部外,還需要一批既懂群文專業又懂經營管理的現代復合型人才,但現有人員中,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
二、當前群眾文化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對策
(一)不斷強化群眾文化干部的思想教育。群眾文化干部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導力量,因此,加強群眾文化干部思想教育,提高群文干部思想素質顯得尤為重要。文化館、站要經常性的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我們黨關于文化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干部隊伍的思想素質,使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管理機制。以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為出發點,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人才管理機制。首先是把好人才入口關。要采取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招錄文化館、站業務干部,并根據文化館、站的實際需要設定專業要求,真正把那些業務水平高、熱愛群眾文化工作的優秀專業人才吸收到群眾文化隊伍中來,徹底改變很多人眼中“文化館里沒文化”的現象。其次是優化文化人才資源配置。文化主管部門要重視群眾文化干部隊伍的結構調整,立足實際,用發展的眼光、戰略的眼光,不斷優化群眾文化人才的資源配置,吸納一批既懂群文工作又懂經營管理理念的現代復合型人才到文化館、站干部隊伍中來,彌補這方面人才的空缺。再次是把好內部人才合理互補關。文化館、站要按照合理互補、優質高效的原則,合理配置現有專業干部,要對各個專業的人才進行有效的組合,使每個干部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以適應群眾文化發展的需要,創造出最大的社會效益。
(三)加強崗位練兵和在崗人員的培訓。提高群文干部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離不開學習和培訓,因此,要建立健全文化館、站干部理論和業務培訓制度,科學合理地安排他們的理論和業務培訓,通過培訓和鍛煉,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首先是舉辦各類培訓班。結合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實際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各類理論和業務培訓,要組織文化館、站干部認真學習《群眾文化概論》、《群眾文化管理學》、《群眾文化輔導學》等群文干部必修的課程,掌握一定的群文管理和輔導知識。同時,要給廣大文化館、站干部創造學習各種新業務、新知識的機會,送他們到省、市有關部門學習培訓,也可邀請省、市專家來當地授課,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到群眾文化管理、文藝活動策劃、文藝創作、文化市場運作等方面的知識,為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提供更多的知識積累。其次是舉辦文藝作品加工會。舉辦群眾文化干部文藝作品加工會,邀請專家進行輔導,通過文藝作品加工,聽取專家一對一的指導,從而使文化干部達到掌握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和要領,提高文藝創作水平的目的,使他們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膾炙人口的文藝作品。再次是建立群文干部業務考核制度。定期對文化館、站干部進行相關業務的考核或者才藝大比拼、才藝展示等,通過考核和才藝比拼、才藝展示等方式,使他們的學習培訓效果得到檢驗。同時,對考核和才藝展示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秀成績獲得者予以獎勵,進一步調動群文干部學習和鉆研業務的積極性。另外,選送和推薦優秀的年輕干部到有關部門掛職鍛煉,提高其組織、協調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四)要不斷完善群文干部隊伍的激勵機制。認真執行、嚴格落實文化館、站干部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按照上級主管部門年初布置的任務和本館、站的工作實際,確立全年群眾文化工作的重點目標和任務,并將任務分解落實到每個業務干部,真正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單位考核領導小組對工作目標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日常監督和年終考核。同時,在當前文化館、站實行績效工資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群眾文化干部隊伍的激勵機制。按照績效工資的實施方案,結合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中每個業務干部的工作態度、工作業績、個人成果等方面的考核情況進行獎懲,對思想表現好、在群眾文化活動、文藝創作、群文輔導、群文管理等方面工作成績突出、起表率作用的優秀人才,給予獎勵,對工作拖拉,表現不佳的人員,扣除一定的獎金,真正做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激發群眾文化干部的工作熱情,這樣才能多出精品,多出效益。
總之,群眾文化干部擔負著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職責。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加快群文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這項工作作為要事大事來抓,努力把群眾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成為業務拔尖、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高素質團隊。
(作者簡介:鄭淑嬌,女,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大專,群文館員(中級),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