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傳統的德育理念尤其是孔子的德育思想對于現代教育理念具有重大影響。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僅是我國封建思想的淵源所在,也對時隔幾千年的當今社會教育即其他領域也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就孔子的德育思想,引入輔導員德育工作中,以更好地提高輔導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孔子德育思想;輔導員; 德育工作;借鑒意義;關愛學生
而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思想是核心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的德育思想對于當代教育事業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孔子的德育思想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影響,同樣地,它對于人思想道德建設也具有毋庸置疑的影響力。孔子的德育思想特別重視對人道德思想的建設問題,它強調個人價值觀對于社會風氣的良好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孔子德育思想的精華部分對社會發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等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孔子德育思想一直得以繼承下來,并沿用到今日的根本理由。既然孔子的德育思想具有這么大的社會影響力,尤其是其對于教育界的巨大影響力,我們就特別來探究德育思想對于輔導員德育工作的可借鑒之處,提高輔導員的德育工作質量。
第一,“仁義”思想
輔導員的德育工作中,關于學生道德價值觀念的引導和教育工作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說“踐行”思想是對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引導,那孔子的“仁義”思想則是針對學生得到價值觀念的建立而言的。這首輔導員的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對學生價值觀念的正確引導是義不容辭的。道德價值觀念是一個人能否正確處理事情,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因素。道德價值觀念走偏了,也就是支配他們行為的思想不正確了,那么學生的行為、態度等都將受到巨大的影響,錯誤的道德價值觀念會危害學生個人也會危害整個社會。因此,輔導員開展德育工作,要尤其注重對學生道德價值觀念的引導。這其中,道德價值觀念的兩大核心“仁”和“義”是最為重要的。按照孔子的德育思想理念,其主張對弟子、學生進行道德觀念的引導,教育學生做一個道德修養高尚的博學之人。孔子尤其注重對學生“仁”與“義”這兩大道德核心要素的培養。因此,在借鑒孔子關于道德觀念的主張時,輔導員應該要奉行孔子對其弟子學生們“溫、良、恭、儉、讓”等價值觀念的要求,將這些要求放在學生的身上,培養學生努力讓自己形成具有這五大基本道德素養的人。
第二,“踐行”思想
輔導員對學生的德育工作,首先體現在一點上,即對學生學習方面的督促和監管工作。孔子的“踐行”思想對于求學來說具有重大借鑒之處,同樣地,對于輔導員的德育工作也具有相同的作用。“踐行”思想的實施應該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即輔導員和學生。“踐行”思想既是對輔導員工作本身的一種要求,是對其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總結,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正確指導思想。一方面,對于輔導員來說,“踐行”思想即要求輔導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結合現實生活,通過實踐工作盡量地擺脫枯燥的說教行為,枯燥的說教容易使得德育教育失去說服性。因此,輔導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該要積極實踐一些理論原則,以真實的操作或者實踐來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德育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輔導員開展德育工作時,要積極為學生傳遞“踐行”的思想。即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通入實踐操作中,要教育和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實踐,從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樂趣。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從這一方面來說,德育教育中引入孔子的“踐行”思想,是輔導員對于學生學習目標和方法的一種引導。“踐行”思想既要求輔導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注重實踐,而非停留在理論表面的政治說教,又要求輔導員要盡可能地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是輔導員德育工作還是輔導員德育工作的對象——學生,都應該奉行孔子的“踐行”思想來工作或者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標。
第三,“君子不器”思想
孔子的“君子不器”思想引申到現在主要指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這些綜合能力和素質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提升、個性發展以及身心健康三大方面。孔子的“君子不器”思想與我們現在的素質教育理念是一致的,都要求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君子不器”是孔子培養學生的標準和目標,即他不希望培養的人才出像器皿一樣,只擁有一個固定的用途。而是希望他所培養出來的弟子和學生是精通“六藝”全面發展型人才。因此,輔導員進行德育工作時,也應該借鑒孔子的這個思想,要以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為培養目標,積極了解學生的個性喜好,鼓勵他們在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盡量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技能,盡可能地挖掘自己的才能。
第四,“愛生終悔”思想
孔子的“愛生終悔”思想運用到輔導員德育工作中,主要是針對學生情感需求方面考慮。具體體現在關愛問題上。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中,始終本著“愛生終悔”的思想。這也是他得以培養眾多有用之人,獲得卓越成功的關鍵因素。孔子的這種思想和精神是值得每一個教育者去學習和實踐的。“愛生終悔”對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孔子的“愛生終悔”思想放在輔導員德育工作中,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對學生應該要做到有教無類、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只有這樣,師生之間的和諧平等關系才能夠順利建立起來。具體表現為,面對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應該都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家庭背景的好壞而區別對待。另外,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也應該要平等對待。碰到個性較為孤僻或者心理存在缺陷的學生,也應該要以正常的眼光來看待和對待他們,不僅如此,還應該要對這些學生提供以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其次,要關愛每一個學生。這種關愛應該是源自心底的、真正意義上的關愛,是發自內心的關愛。關愛學生才能夠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構建起和諧的師生氛圍。關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旦你真正去關愛學生時,學生也會反過來主動去尊敬和愛護你。關愛學生具體可以表現為,輔導員應先盡可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或者缺乏家庭關愛等等的學生要,多給予一些關愛,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老師同學們對他們的關心與照顧。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有,輔導員應該要深入學生生活,有空要多走訪學生宿舍公寓等,了解他們的課外生活,糾正他們不良的生活習慣等等,輔導員在扮演教師角色的同時,也要適時扮演好學生家長的角色。
最后,要努力為學生服務。輔導員的工作基本都圍繞著學生展開,學生碰到問題時,輔導員應該對其進行引導或者解答。不管是學習上、生活上還是情感上,當學生面臨一些重大事情時,輔導員應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一些學生有經濟困難,那么,輔導員應該積極為他們申請勤工儉學的機會,或者在助學貸款上,要優先考慮這些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另外,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時,輔導員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問題所在,并提供專業性的幫助。
綜上所述,輔導員的德育工作應該從四大方面進行考慮,即從學生思想、情感、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這四大方面來開展德育工作。這樣輔導員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夠做好更好。特別是在現今社會,為更好地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輔導員的德育工作很有必要借鑒孔子的這些德育思想和理論,這是輔導員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輔導員德育工作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給予學生更好的關愛和幫助。這樣,才能夠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進而真正落實輔導員德育工作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夏淑娟.論孔子德育思想對輔導員德育工作的借鑒意義[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06).
[2]謝婧.淺析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J].青年與社會,2012(02).
[3]李紅蓮.用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J]. 青年與社會,2012(02).
(作者簡介:凡俊杰(1983-),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師范學院新聞系助教,研究方向: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