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霞
摘要:論述群藝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角色和職責,提出通過創新群眾文化服務模式,保障廣大群眾享有公共文化服務的權利。
關鍵詞:群藝館職能;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群眾文化服務模式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群藝館積極探索促進基層文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加大文化下基層、進社區工作的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活躍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只靠過去的文化機制,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所承擔的任務。根據這一實際情況,鄂爾多斯公共文化建設,尋求新的切入點,創新文化服務模式。
一、群藝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角色和職責
群眾文化服務是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廣大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是群藝館的天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群藝館積極探索促進基層文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加大文化下基層、進社區工作的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活躍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群眾藝術館不斷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基礎工作,設立與各鄉鎮文化站室的聯絡工作制度,分工每人定點負責一個鄉鎮宣傳文化站文化室的聯絡工作,及時了解鄉鎮區的文化工作動向,協助鄉鎮區開展文化工作。市群藝館組織工作人員“蹲點”深入鄉鎮農牧區為農民進行培訓輔導建立多個基層群文活動基地。在城鄉社區、基層單位等普遍建立了群眾文化活動輔導站點,指導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建設,培訓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等基層文化輔導員,加強群眾文藝骨干隊伍建設。為更好地抓好基層文化示范輔導工作,群藝館實施基層文化示范專人專點制度,將定點服務與流動服務相結合,在社區、企業、學校等場所建立基層文化服務陣地,并在建筑工地、農民工生產生活密集區等場所建立流動培訓基地和基層文化示范點。
二、尋求新的切入點,創新文化服務模式
創新是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靈魂。把服務作為工作,隨時適應廣大群眾需求的變化而更新,這才是群藝館服務創新的真諦。
1.探索創新文化服務載體。群藝館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民生的有效途徑,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文化活動,通過開展民歌大賽、消夏廣場活動、傳統節慶系列活動,不斷探索建立常態化的周末劇場、流動舞臺等活動形式,讓廣大群眾在文化活動中自主學習、自我展示、交流提高、共同進步。多年來群藝館堅持流動文化車帶上圖書、報刊、展覽、電影、文藝演出隊、文化科技普及資料以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基層,深入到各地舉行的“節慶文化日”、“農牧民文化日”以及敖包祭祀、那達慕會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并進行文藝輔導、樂器修理、文物鑒賞等工作,使流動文化服務成為鄂爾多斯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流動文化車不僅成為農村牧區文化傳播的紐帶,而且成為了黨和人民群眾的紐帶,深受人們的歡迎。流動文化車的誕生與發展,為鄂爾多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注入了活力。
2.創新群文工作評價機制。群藝館近年來不斷健全綜合考核評價機制,創新績效管理考評方式,對干部職工履行崗位職責、服務基層群眾、完成工作任務等情況及時記錄在案,對個人工作業績定期公開公示,充分發揮考核的導向、評價、監督作用,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調動了干部職工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服務基層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創作產生了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
3.探索創新群眾文化服務方式。群藝館本身屬于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但是,群藝館的服務存在著復雜性,既包括基本文化服務(公共文化服務),也包括文化市場服務。群藝館的文化服務的主要內容:文化藝術鑒賞、文化素質培訓、文化活動的參與。群藝館提供的基本文化服務有三個特點:普及型服務、提高型服務和保障型服務。普及型服務是惠及所有群眾的、普及性的服務,如公民到文化館參與群眾文化娛樂活動,文化館組織的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廣場文藝演出、展覽展示、藝術講座等。提高型服務主要是對業余文藝骨干和業余文藝團隊提供的服務,如培訓、提供活動場地等。保障型服務主要指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服務,一部分弱勢群體或因無力承擔費用,或因某些限制而失去了學習藝術技能的權利。群藝館應對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服務,保障弱勢群體學習藝術技能的權利,這是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以上三種服務方式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同時不符合鄂爾多斯的實際情況,所以群眾文化服務方面探索尋求新的服務方式來補充不足。
針對鄂爾多斯農村牧區地域廣闊、人口稀散、鄉(蘇木、鎮)文化站和村(嘎查)文化室的功能輻射有限、地區經濟發展尚不平衡的實際情況,很有必要通過開展流動文化服務,擴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覆蓋面,消減公共文化服務的薄弱區,實現文化共享。不斷延伸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文化站的服務功能,努力使偏遠地區的農牧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切實體現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開展流動文化服務活動,已成為鄂爾多斯公共文化服務中的特色服務項目。
鄂爾多斯市開展流動文化服務的做法也適宜于少數民族邊疆地區以及西部地廣人稀的農牧區,要加快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開創文化建設的新途徑、新局面,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成果。
(作者單位:鄂爾多斯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