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輝等
摘 要:選擇翠冠、圓黃、清香為試材,從各品種物候期及成熟果實各項指標—單果重、果形指數、硬度、糖酸比等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出南方梨大棚栽培表現。結果表明:梨大棚栽培后,成熟采摘期比露地提早25~30d;果實外觀性狀和果品品質都得到大幅的提升,其中以翠冠梨最佳。
關鍵詞:南方梨;大棚栽培;翠冠梨
中圖分類號 S6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8-45-02
梨是浙江省的傳統水果,也是浙江省3大水果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翠冠等早熟品種的迅猛發展,改變了浙江省以黃花為主的梨產業格局,梨產業布局逐步得到了優化。浙江省的南方早熟梨生產處于全國先進水平,品種和栽培技術在全國領先。鄞州區無論是梨品種還是栽培技術跟先進地方相比,稍有缺陷,因此,希望通過引進國內外最新、優質新品種和設施栽培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以便實現:(1)促進成熟,提早上市,增加收入;(2)延長同一品種的采收上市期;(3)生產高品質果實等。項目組于2011年開始進行梨大棚促成栽培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梨品種:翠冠、圓黃、清香、翠冠(露地)。試劑:抗壞血酸(分析純)、草酸、2,6一二氯酚靛氫氧化鈉、鄰苯二甲酸鈉、95%乙醇、酚酞等。儀器設備:果實硬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糖度計、天平、游標卡尺、堿式滴定管、移液管、鐵架臺等
1.2 方法 試驗安排在鄞州區五鄉鎮鐘家沙村。株行距為2m×6m,采用倒人字形,樹齡均為7a生樹[1]。對各品種成熟果實各項指標——成熟期、單果重、果形指數、硬度、糖酸比等進行調查和測定[2]。
2 結果與分析
2.1 物候期及果實經濟性狀 對各品種成熟果成熟期、單果重、果形指數統計見表1.
2.1.1 物候期 大棚覆蓋后,使棚內氣溫明顯提高,促成期間,大棚內氣溫比露地高2.9℃。開花期比露地提前近30d,成熟采摘期比露地提早25~30d。當氣溫達到6~8℃,梨花芽開始萌動,開花初期要求在12℃以上,14~15℃以上溫度的氣溫連續3~5d,梨花即盛開。翠冠梨1月下旬蓋膜保溫,2月上中旬萌芽,3月上中旬開花,6月下旬果實成熟,果實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早25~30d,避開了7-9月臺風高發期。大棚栽培梨的平均單果重254.9g,果面光滑而薄,果面銹斑極少,外觀好。
2.1.2 果實外觀性狀 果實大小:圓黃梨最大,其次清香,翠冠梨最小,一般而言,梨商品性要求單果重200g,否則不具商品性,供試的3個品種單果重均在250g以上,符合優質商品果的要求。果形:日韓引進品種多呈扁形或圓形,外觀端正。清香果形不正,南方地區的消費者多偏愛扁圓形或圓形。因此,就果形指標而言,圓黃、翠冠品種比較理想。果皮顏色:南方主要有綠皮和褐皮兩種顏色,圓黃、清香褐皮梨套袋原呈黃色,翠冠梨在露地多銹斑,大棚栽培原銹斑明顯減少,翠冠梨套袋可選有多種顏色,有呈綠色、乳白色、黃色。在南方市場上綠皮梨大銷其道,市場風景獨好,這是圓黃、清香梨無法超越的。
2.2 主要品質和營養指標 大棚栽培果實內在品質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等指標統計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可溶性固形物以圓黃最高,清香最低,圓黃、翠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達到12%,符合優質果的要求,圓黃可滴定酸含量超過0.2%,風味偏酸,糖酸比翠冠梨最高,品質最佳。
2.3 滿意度評價 參照成熟期,果形外觀性狀,主要品質和營養指標,依為評價分數。綜合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翠冠、圓黃、清香。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論 梨大棚栽培后,其生長環境的氣溫明顯提高,能促進成熟,提早上市,增加收入。開花期比露地提前近30d,成熟采摘期比露地提早25~30d。同時可避開浙東地區7~9月臺風高發期。梨大棚栽培后,果實外觀性狀和果品品質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從成熟期,果形外觀性狀,主要品質和營養指標綜合評價,從高到低依次為:翠冠、圓黃、清香。
3.2 討論 翠冠梨具有成熟早、果形大、品質優、抗病性強等特點,通過大棚栽培比露地提早了近30d,除保留原有的內質優點外,外觀性狀得以明顯改善。因此,翠冠梨為大棚栽培中的首選品種。圓黃、清香大棚栽培成熟期,都介于大棚翠冠梨和露地翠冠之間,但清香外形不佳,不宜推廣。圓黃果形碩大,但品質弱于翠冠,可為翠冠梨授粉樹,適當選擇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濤,黃雪燕,陳丹霞,等. 大棚翠冠梨果實發育及主要營養成分變化的研究[J]. 中國南方果樹,2007,5(36):65-66.
[2]趙樹堂,關軍峰,盂慶瑞,等. 李果實發育過程中糖、酸、維生素C 含量的變化[J].果樹學報,2004,21(6):612-614.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