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平 李文育 廖世儀
摘 要:水稻稻曲病主要發病于水稻穗部,故而又稱為黑穗病、谷花病,本地農戶又叫稻曲谷。這種病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害。此病所含病原菌主要是有色毒素,嚴重影響稻米品質,食用后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要充分了解稻曲病的危害病理及特征,及時掌握防治技術,減少其對作物的危害。
關鍵詞:稻曲病;危害特征;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8-88-02
近年來,稻曲病成為影響水稻生長的主要病害。此病多發生于抽穗期,也就是水稻生長后期,主要發病于谷穗部位。這不但嚴重影響著稻谷的產量,還由于此病菌含有毒物質,更能對人畜產生極大的危害。據相關調查了解得知,目前此病在我縣的發病率也呈上升的趨勢。此病的流行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外,更多的還是在于部分農戶沒有弄清稻曲病的發病機理和危害特征,沒有準確掌握防治的時間和具體的防治措施。
1 稻曲病的危害特征
我國正在推廣優質稻的種植,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某種病菌的激增,稻曲病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此病在我縣發生較重,對稻田進行抽樣調查發現,80%以上的稻田均有發病現象。
1.1 稻曲病的發病機理 稻曲病所含病原菌主要是有色毒素,優質稻品種極易感此種病,其發病率也遠遠高于其它水稻品種。此病原真菌寄生在土壤和發病谷粒上越冬,次年待溫度適宜時,病菌的菌核和厚垣孢子產生分生孢子,借助籽實營養進而生長,形成孢子座。隨著氣候和溫度、水分的影響,稻穗開始發病。
1.2 稻曲病的發病條件 稻曲病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品種、氣候、環境、施肥等。不同的品種播期不同發病也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雜交水稻發病要比常規稻幾率高,晚稻高于早稻,粳稻高于秈稻;在高溫濕潤的條件下,病菌極易萌發。溫濕度過高都利于病害的發生,尤其是在水稻的抽穗揚花期,如遇陰雨日過多更易發病。在水稻抽穗期,風雨大、日照時間短、霧水多、大面積灌溉也是導致此病大量發生的主要原因;施肥的量和時間掌握不當,特別是氮肥偏重,也會使發病率增高,加大發病機會。
1.3 稻曲病的發病癥狀 稻曲病的發病期一般在開花到乳熟期這一階段,直接發生在穗谷粒上,每穗發病谷粒少則1~2粒,多則40~50粒。受侵害的谷粒會逐漸膨大,內外穎被迫裂開,露出孢子座,呈現淡黃色塊狀物,之后包于內外穎的兩側,變成黑綠色,初外又包薄膜,破裂后會出現病菌的厚垣孢子,呈墨綠色粉末狀,有的在兩側會出現黑色扁平菌核,均易脫落。稻曲病菌含有毒物質,此毒素可通過稻米、飼料等間接影響人畜健康,造成連鎖性的污染。稻曲病甚至可以通過收割、加工晾曬等途徑擴散到空氣、土壤、水體中,污染環境,也使病原菌潛伏了下來,為大范圍流行與危害提供了條件。
2 稻曲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2.1 稻種和播期 在采購稻種時,要選用抗病性能強的優良水稻品種,盡量避免選用易感稻曲病的品種,這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此外,也要特別注意播期的選擇。因為稻曲病是一種與氣候有著緊密關聯的典型病害。氣候多變的季節,直接影響著稻穗的生長,要適時地根據氣候變化等情況推廣優良品種,調節播期,在水稻孕穗期和齊穗期避免病害的侵染,使水稻能夠健康生長。
2.2 徹底清除病菌 水稻生長有3個時期是稻曲病病原入侵最關鍵的階段,即孕穗期、破口期和齊穗期,防治好這3個時期的病害入侵至關重要,各鎮農業服務中心要指導廣大農戶一定要使用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防治和處理。如果在防治的過程中遇到雨天,要抓住雨停的間隙快速施藥,及時完成各項工作。否則一旦錯過了防治適期,防治效果將會明顯下降。另外,收割完水稻以后還要對稻田進行徹底而細致的深翻,目的是將存活的菌核埋入土中加以消滅。收割的帶病水稻要及時焚燒,避免感病植株及穎殼危害其他健康水稻,使病菌存留。在稻谷的晾曬過程中,要也做到及時清理帶病谷粒,不給病菌留有任何存活的可能,采取深埋或者焚毀,千萬不可隨意丟棄。條件如果允許,相關地塊還可以實行輪作換茬,以減少病原菌對水稻作物的危害程度。
2.3 合理施肥、管水 科學施肥對預防稻曲病的發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做到適量的施肥。氮、磷、鉀等肥料要配合使用,增強水稻自身抗病力。田間管理還要特別注意科學用水。干濕控制得當,做到及時曬田,盡量減少或避免稻曲病的發生條件,控制稻曲病的發生。
2.4 防治藥劑的應用 藥劑的使用是預防稻曲病發生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和階段,使用的藥劑也有所不同。在播種前要先對稻種進行浸泡,要選用強氯精來清除稻種上所攜帶的病原菌。一般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段為水稻孕穗的后期,也就是破口前的5~7d。藥劑可選擇多菌酮粉劑、苯甲·丙環唑(愛苗)、稻瘟靈、戊唑醇等,齊穗期再施藥一次效果較好。每667m2用18%多菌酮粉劑150~200g,或者60%多菌酮200g防治,效果明顯。藥劑防治應在水稻孕穗的末期均勻噴灑,禁止在始穗后噴灑。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用量,不可隨意提高使用濃度。過濃會傷害稻穗和谷粒的生長,產生不必要的藥害。
3 小結
總之,要使農戶弄清水稻稻曲病的發病機理與危害特點,掌握好防治稻曲病的各項措施與手段,才能使推廣的優質水稻生產出優質的稻米,使我縣的水稻產業快速、長遠的發展,起到保障人民生產、生活安全,促進廣大農民增產增收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任均鋒. 稻曲病的發生與防治[J]. 河北農業科技,1993(8).
[2]黃正興,劉才南,徐潤成. 稻曲病發生規律的初步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1984(6).
[3]文志偉. 稻曲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J]. 農村經濟與技術,1999(6).
[4]王疏,白元俊,劉曉舟等. 稻曲病綜合防治探討[J]. 遼寧農業科學,1997(3).
[5]譚蔭初. 稻曲病的發生、危害及其防治[J]. 湖南農業科學,1983(4).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