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惠民
摘 要:福建省永安市上坪村擁有獨特的天然旅游資源,但其開發利用卻還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對永安市上坪村的實地調查,利用SWOT分析方法對其鄉村旅游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與建議,為上坪村發展鄉村旅游提供參考。
關鍵詞:永安市上坪村;鄉村旅游;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 F59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8-142-02
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近來年倍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1-3]。近年來國內許多學者不斷對鄉村旅游的發展戰略、鄉村旅游的社區參與方式及鄉村旅游的品牌建設等系列問題進行廣泛的探討,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與結論[4-6]。永安市上坪村雖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因其經濟、交通等方面的原因,旅游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鄉村旅游發展受到制約。
1 上坪村鄉村旅游SWOT分析
1.1 上坪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
1.1.1 環境優勢 上坪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季最高氣溫為31℃。不僅具有迷人的山水風光,而且具有較高的環境質量,具體表現為:第一,氣候宜人,旅游區森林覆蓋率高,造就了景區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特色高山小氣候景觀;第二,空氣未受到工業廢氣的污染,空氣潔凈清新;第三,水質清潔,旅游區域內溪水清澈、泉水質量較佳,適合開展各類水體旅游活動或飲用;第四,環境恬靜幽雅是難得的度假旅游勝地。
1.1.2 景觀優勢 上坪村境內景點集中,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寶巖、天斗山、福建竹子現代科技園區、九龍壁、梅溪瀑布、竹海等自然景觀。上坪村周邊還有:桃源洞、石林風景區,抗日時期省政府舊址北陵風景區,以保護發展物種多樣性的羅坊鄉大豐山保護區以及集水體、山石、森林與溶洞于一體的安砂庫區、槐南安貞堡、小陶甘乳巖以及周邊的連城冠豸山等諸多的旅游景區[7]。
1.1.3 交通優勢 上坪村距永安市區只有37km的路程,交通方便,服務半徑可達整個永安市。永安市早就是聯系閩南、閩北、閩西的主要交通樞紐和物質集散地,有國道205線、省道208線和307線、鷹廈鐵路、北京-三明-福州的高速公路和連城機場以及三明-永安-泉州和永安-武平的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增強對大、中城市客源的吸引力,給上坪村鄉村旅游的發展創造了機遇[8]。
1.2 上坪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劣勢
1.2.1 缺乏旅游影響力 上坪村沒有足以享譽全國的特色經濟或人文歷史,缺乏人文景觀;境內雖有山嶺起伏,但缺少奇峰異石、懸崖深壑[9],其知名度遠不如浙江安吉縣的大竹海。由于其品牌影響力不夠,導致客源狹窄。
1.2.2 基礎設施不到位 上坪村現在正處于開發期,酒店缺乏,購物和娛樂條件、場所、管理等不完善,難以滿足大都市高端客戶的要求。民居建筑也有待進一步改善。另外,參與性、體驗性的活動還不多[9]。
1.2.3 旅游線路和模式單一 上坪村雖然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但單一的觀光旅游線路和模式極大地影響其可持續發展,需要多開發一些新的旅游方式,在自然中增添人文氣息、歷史內涵,并嘗試與周邊市縣旅游區(點)形成片,連成線。
1.3 上坪村發展鄉村旅游的機遇
1.3.1 國內外旅游發展熱潮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環境意識的提高,旅游業觀念開始改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旅游越來越受到游客的歡迎。旅游業作為本世紀見效快、污染輕、產業關聯度大的朝陽產業,國家、省、市都把旅游開發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大舉措擺上了重要位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業發展的措施,為上坪村發展旅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1.3.2 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對拉動內需更為重視,永安市近年來旅游經濟蓬勃發展,已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經批準新創辦投資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旅游企業,從正式營業起2a內,按企業所得稅地方實得部分予以獎勵,第三年至第五年按企業所得稅地方實得部分的50%予以獎勵。凡征收涉及各類旅游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不含稅務部門征收的費、金),按現行最低標準的50%征收。其中,資產抵押貸款登記費(鑒證費)僅收工本費。
1.4 上坪村鄉村旅游發展面臨的挑戰
1.4.1 旅游競爭激烈 旅游競爭日趨激烈,周邊同質旅游景點多,各地方憑借各自的資源優勢和優質服務爭奪客源市場,給上坪鄉旅游市場開發形成巨大的壓力。
1.4.2 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加劇 由于市場經濟發展具有自發性、盲目性等自身的缺陷,面對市場競爭,經營者追求短期效益和利潤最大化,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這些與上坪鄉旅游區靜謐典雅、清幽古樸的格調極不協調,此外,游客進入旅游區將會對旅游資源和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2 上坪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基本策略與建議
為了促進上坪村鄉村旅游更加快速、健康地發展,根據其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以下策略:
2.1 科學規劃和布局景區景點,發展多樣的旅游模式 精心設計旅游線路,優化時間、空間配置,逐步形成區域特色明顯、人文自然互補的旅游格局。上坪村以竹文化最為出名,要凸顯出竹工藝的主導作用,建立以竹文化為主線,貫穿當地及周邊的民風民俗文化、孔孟文化以及佛教等宗教文化。景觀配置上一是注重對景觀竹林和珍稀園藝觀賞竹種的科學配置;二是注重在造園藝術和民族文化相結合方面的獨特新穎。努力建成一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珍稀竹種研究基地、現代竹產業開發成就和竹文化多樣性展示的旅游景區和科普示范基地。同時,旅游購物是旅游消費的一大熱點,木竹旅游工藝品以其古樸典雅、輕巧、便于攜帶等特點深受游客歡迎。建議結合上坪村旅游特點生產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和工藝品。
2.2 改善基礎設施,提升知名度 景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與竹文化一致,質量上安全可靠。整體風格統一,與景區環境統一,在用料上保證生態、綠色,并遵循人性化設計原則、環境與景觀協調原則以及空間合理布局原則。
2.2.1 建設安全救護設施與環衛設施 為了讓游客能有一個安全舒適的旅游環境,在景點內部要建設必要的配套設施。第一,設立一定的安全救護設施,包括衛生所、治安辦公室等,形成安全救護網絡,以確保游客的安全;第二,為保證景區環衛效率,保證景區整潔,在景區內應配置數量適宜、外形與環境相協調的垃圾箱,以及在景區內設立設計合理、檔次較高的廁衛設施,這些設施的外觀都應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并保持視覺上的隱蔽性。
2.2.2 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廣告宣傳提升景區知名度 在各大門戶網站開辟上坪鄉旅游專欄,并為景區建立自己的網站和網絡訂票系統,建立計算機預定系統。景區在網上促銷,除了一些基本資料的介紹和有關網站鏈接外,還要與游客進行網上互動。通過網上促銷,還能獲取一些游客、網友對景區服務質量、資源特色、綜合治理、環境保護等方面滿意程度的反饋意見,便于以后加以改進。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傳統的廣播、電視、報紙和刊物等媒體、并選擇機場、車站以及繁華地段設置大標語、大廣告牌等進行廣泛的宣傳。
2.3 政府應加大對上坪村鄉村旅游的扶持力度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經濟扶持政策的重點是增加休閑旅游發展的經費投入,形成投資保障的良性循環。建議在原先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中專門劃出一部分用作休閑旅游的產品設計、創新和促銷等。完善金融信貸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例如鄉村旅游接待設施和服務設施實行旅游項目貼息貸款,提供投資融資方面的便利。運用價格和稅收等易實施、見效快的經濟手段,給予休閑旅游產品、旅游商品等以政策優惠。
2.4 協調鄉村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在開發上坪鄉竹文化時,應遵循生態旅游發展原則,立足于生態旅游特色,體現生態價值,打造生態旅游精品;堅持認識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并重。第一,嚴格按照限游模式開發,加強可持續發展與管理,使旅游者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減少在環境承載力范圍內。在同一生態旅游地內根據環境需要定期調整旅游路線,使景區內的資源得以“休養生息”,延長資源的衰退周期。第二,進行綠色審核,定期做好環境質量現狀的評價,加強生態旅游者行為規律研究,加強生態旅游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審核。第三,對當地居民的管理必須遵循效益優先的原則,在生態旅游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及生態資源的保護等方面給當地居民提供優先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從生態旅游發展中受益,并不斷提高當地社區居民和游客對自然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李德明. 新農村建設為鄉村旅游發展創造廣闊空間[J]. 旅游學刊,2006,21(5):7-9.
[2]陳志輝,陳小春. 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加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1):48-49、112.
[3]袁平. 對和諧新農村建設中發展鄉村旅游的思考[J]. 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7):8 690-8 691.
[4]李慶雷,唐躍軍,李秋艷.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旅游的責任及發展戰略[J]. 農業經濟,2007(10):6-8.
[5]張飛,郁玉兵. 鄉村旅游發展與新農村建設互動關系初探[J].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7(3):73-74.
[6]李慶雷,馬繼剛,楊帆. 鄉村旅游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互動機制及實現路徑探討[J]. 鄉鎮經濟,2007(10):15-18.
[7]鄭黎文,賴慶源,吳繼林. 天寶巖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規劃的若干問題探討[J]. 華東森林經理,2000,14(3):54-56.
[8]鄭金雙. 福建永安發展竹林生態旅游的探討[J]. 華東森林經理,2006,20(1):22-24.
[9]孫偉甲. “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08(12).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