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
摘要:“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活動”是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舉辦的,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進一步推進高雅文化進校園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藝術修養”要求的重要舉措。活動自開展以來,有上百萬的大學生從中獲益。文章結合實際情況,就下一步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活動的開展,進行了分析和思考。
關鍵詞: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活動開展;分析和思考
一、以活動為契機,開展普及教育
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的活動,讓老師和學生都感受到了高雅音樂藝術的巨大魅力,開闊了自己的音樂藝術視野,提高了自身的審美水平。然而這些都是只是一時的功效。從實際情況來看,高雅藝術團體不可能頻繁的在一個學校內進行演出,要想使整個學校的音樂藝術水平和學生的音樂藝術能力有所提高,還是要靠學校自身的普及音樂教育。高雅音樂活動進校園,所起到了更多的是一個帶頭和示范的作用。廣大高校要以此為契機,大力開展本校的公共音樂教育。從教學目標、師資配備、環境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重新審視,充分認識到高雅音樂藝術的巨大作用和意義。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所以要求以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普及音樂教育,就是因為在活動開展期間,有一個十分尷尬的現象。很多學生雖然對高雅音樂本身充滿興趣,但是無奈自身的音樂能力有限,不能很好感受和體驗作品。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遺憾,而要培養對高雅音樂的欣賞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唯有堅持不懈的開展普及教育,才能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和提高,這才是對這項活動開展的最大支持。
二、強調多方參與,加大投入力度
高雅音樂進校園,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各個方面齊心協力,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在一些學校中,就經常出現一些配合的失誤,致使演出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為演出單位來說,要認識到校園演出的特殊性。校園演出,無論是從演出環境還是觀眾身份來說,都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演出,對此應該有充分的重視,必要的時候還應該做出預案,以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
作為學校方面來說,要認識到這項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全力配合演出團體的到來,如場地的完善、觀眾的組織、演出人員的安排等等,都要予以細心和的周到的安排,以保證獲得高質量的演出效果。學校的領導和師生都要真正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把審美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日程、教學計劃、活動安排,將思想上的重視落實在實際工作中。要端正藝術審美教育的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教育觀。要建設一批各種藝術門類的大學生藝術實踐基地,普通高校可以通過發揮藝術教研室作用、加強藝術類課程建設、加強學生藝術團建設和開設音像資料視聽室等幾個方面來加強學校的藝術教育。將校園建設為“音樂劇藝術進校園”活動基地,組織開展相應的欣賞、交流、輔導、培訓、創作、演出等系列活動,使更多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不斷提高當代大學生藝術鑒賞水平和實踐能力,并利用基地的輻射作用不斷提升活動水平,形成更為廣泛的受眾面。特別是學校的宣傳部門,要提前進行廣泛的宣傳。如利用學校的網站、廣播、宣傳欄等,提前做一些介紹,內容包含演出的信息、演出方的信息、作品的信息等等。引導學生對此形成一種審美期待,到了真正演出的時候,學生也會格外的認真。
對于一些社會單位來說,特別是一些和音樂有關的企業或事業單位,也可以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和物質支持,不但對于自己的產品是一個有效的宣傳,也為活動的開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三、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化傳承
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的活動,旨在讓學生認識和感受音樂作品的巨大魅力,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音樂價值觀。之前很多學生都認為,只有西方音樂才可以稱得上的是高雅音樂,其實民族民間音樂,也是一種高雅音樂。活動結束后,學校可以有計劃的開展一些民族音樂鑒賞的活動,而且教育部在活動的說明中也明確指出,鼓勵和歡迎地方文藝的團體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作為西方音樂欣賞的有機補充。進入2010年之后,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的活動中,有了更多的地方音樂團體。如河南地區的豫劇、二夾弦、豫南民歌等,都曾經作為表演的內容而出現過。通過這些民間的、地方音樂的欣賞,拉近學生和民間音樂、民族音樂之間的距離,懂得它們的價值。從而樹立起一種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時因為本省本地區的音樂藝術,學生們從小就耳濡目染,所以今天再進行鑒賞,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更加有利于藝術功能的發揮。
四、加快社團的建設,豐富音樂活動
首先是提高認識,轉變思想。我們多數的領導和老師,都把音樂社團看作是課堂教學的附屬和點綴,很少有人將其和課堂教學相提并論,沒有認識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要求,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人們對于素質教育認識的提高,音樂社團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功用也會越來越大,真切希望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學生家長能夠認識到社團教育的重大意義,真正把學生的自主自立和可持續發展看作是教育的最終目標,用音樂社團這一好的形式和組織,給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更有力度和廣度的支持。
其次是加大投入,統籌管理。 音樂社團要想取得長久的發展,經費的投入是最本質的條件,建議有部門要對學校音樂社團予以一定的經濟支持,在每年的預算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專項經費,供音樂社團所用,音樂社團可以組織籌劃相應的申報計劃,制定出有自身特色的活動策劃書,以取得經費的支持。其次是要明確管理體系,當前大多數學校對于音樂社團的管理都沒有明確的隸屬關系,或屬于團委,或屬于藝術教研室,或屬于各自的系別,十分不利于藝術社團的統籌發展,首先是管理部門的明確,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部門,音樂社團就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后盾,也沒有一個指導者和監督者,建議學校領導召集相關部門,制定出合理的關于音樂社團的領導部門,做出長期規劃,而不是為了某次匯報演出或者某次藝術節臨時搭建的班子,做到常態化和運營化。
再次是加強建設,打造精品。富于特色的音樂活動項目,不但能夠讓更多的同學都關注于音樂社團,發揮音樂社團的普及作用,讓更多的同學都認識到藝術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和審美素養的提高所具有的積極意義,同時也是一個學校向外展示自己的一個窗口和平臺。既然是特色,就不是千篇一律的,可以是古典和民族的,也可以是高雅和現代的,只要是有特色,高質量,學校都應該予以大力的支持。要充分鼓勵和支持音樂社團按照制定的章程獨立自主的開展活動,注重活動的實際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磨合,打造出一批精品社團,精品創作,真正成為學校能夠拿出去展示的拳頭社團。使之成為高雅音樂藝術走進校園的有機補充。
綜上所述,這項活動從200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大院校學生普遍歡迎和贊譽。不僅是接受世界經典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平臺,也是增加學生舞臺藝術實踐的寶貴機會和增加校際交流溝通的友誼橋梁。通過這一活動,優秀民族文化藝術得到了進一步傳承與弘揚,人類先進文化的成果得到進一步了傳播和吸納,青年學生的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和文化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這對青年學生塑造人格美、培養才能美、鑄造行為美,促進全面發展,產生了深遠而重要意義。真心希望廣大高校,能夠認識到這項活動的重要意義,不斷深化“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活動”的內涵建設,豐富藝術表現內容,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擴大活動影響力,切實提高學生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費斌.2006高雅藝術進校園[J].人民音樂,2007(05).
[2]趙玉生.用藝術去感染大學生[J].瓊大學報,2008(01).
[3]沈雁暉.論高雅音樂的市場化[J].民族音樂,2010(03).
(作者單位: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