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曉

一直在路上,不是我,是我們。
尖峰論壇的絕大多數人素未謀面,但幾乎每天相聚。相聚在熟悉的論壇,一個小小的QQ群,群主是梅洪建。可以這樣說,當初大部分人是奔著這個大名來的,至少我是這樣。第一次聽聞這個名字是在徐杰老師的博文,說他在語文上極有見地,后來才知道,原來班主任工作更是出色。
我教書14年,帶班11年,時間并不算長。加入尖峰那年,是我做班主任的第10個年頭。很巧很及時,因為我當時感覺班級經營陷入了瓶頸和困惑,徘徊糾結。就像是一頭滿懷憧憬和激情的牛,在大草原上奔走了很長時間,然后來到一條水草豐美的大河,想安頓下來,似乎不甘心,想趟過去看看,又沒有那么大的勇氣和智慧。
尖峰來了,一大群愛好相同的牛飛奔而至。原來,大家都在路上,只是行色匆匆,沒有交叉的路口相互碰面。尖峰,恰是一個沒有籬笆的山坡,讓所有的牛都能抬頭看到青草、藍天,還有白云,那是牛們千里追尋的夢想——教育的理想。
我們的理念不盡相同,但內心的向往是一致的,就是為學生,為一個個青蔥如水的年齡,讓他們享有應得的快樂和教育。
在尖峰,我們閱讀同一本書。一本書,幾百個腦袋,相同或不同的火花,讓尖峰的夜晚璀璨如星辰。那是我的你的、膚淺的深刻的、稚拙的智慧的思考和靈感。在書里,漸漸找到渡河的舟;在群里,找到攜手的楫。那本《夏山學校》,我以前讀過,囫圇吞棗地讀過。而今重讀一遍,我獲得不同的感覺和收益。能在燈下靜下心細細地讀,因為知道同樣這個夜晚有許多人在一起讀,或許還是同樣的文字。彼此相隔千里,卻有圍爐夜讀的美妙感受。還有《教育的價值》《教育就是解放心靈》,每隔一段時間,尖峰上就會有一排推薦閱讀書目,大家一起讀,然后一起聊。我想,這世上沒有比聊書更為快樂更為富足的事了。讀書,是尖峰和尖峰成員能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用梅洪建的話說就是自學品質很重要。尖峰是一個小小的群,也是一個大大的書友會。
在尖峰,我們聆聽同一個講座。尖峰的講座很多,幾乎每周都有,或大或小,或正式或隨意。沒有正襟危坐的講和記,更似隨心的交談,很多人一起。平心而談,沒有所謂的專家,彼此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班主任。這一普通的身份讓大家走得更近更親密,即便實際是身邊天南海北。每天,從指尖敲出的文字,是內心真的感受,是來自教育一線的故事,是很多優秀班主任的智慧,是尖峰一天天成長的見證。之前,我一直懷抱“苦并快樂著”的信念去做一個合格的班主任。然而尖峰告訴我,班主任其實可以“微笑并幸福著”。不同的只是心境, 把班級當作一座城堡,有赤膊的鐵匠,有買花的小姑娘,有茶肆的小伙計,也有俠肝義膽的騎士……有個性各異的甚而特立獨行的人。我在城堡唯一不能做的就是不要把所有的人都制造成統一格式的鐵匠。尖峰的我們一起觀看哈佛的《幸福課》,幸福是快樂和意義的結合。每天能看到自己的學生不是很快樂嗎?我們盡心追尋的過程不是很有意義嗎?路漫漫,其修遠,上下求索。
在尖峰,我們討論同一個話題。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在我這是有的,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師,不是神人。有沒有帶不好的班級?梅洪建曾帶過一個奇葩班,結果創造了一個教育的奇跡。所以,我經常對自己說,沒有爛班,只有很爛的班主任。一直以來,都未思考過自己的付出需要學生有什么回報。教書,是本職;育人,是本份。但現在必須要思考一個問題:我所付出的關懷或懲戒,學生是否愿意接受?這是問題的關鍵,這是我在尖峰學到的一個不能避免的思慮。正如那句詩所說,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我以往的糾結,大致都源于此。
在尖峰,有很多草根,草根的好處是牢牢扎在土壤里,不用擔心會被風吹走。草與草結在一起,不是落草為寇,而是綰草為盟。恪守的是同一個信念,追尋的是同一個夢想,因為堅持,我們才走到一起。草根隨性,有一說一,不會似是而非;草根直率,直入主題,不會拐彎抹角;草根就是一根純樸的草,不知權威,也不懂迎合,在微風中自由搖擺。在尖峰做一根草,很幸福,很幸運,因為很多的草和你一樣,普通但不卑微,沒有芳香但自有生命。
尖峰的團隊,就像我們的單車隊;尖峰的每一次論壇,就像我們的每一次騎行。總會有人在最前面,不僅是為隊友破風,更是為引領方向;總會有人騎在最后,看著前方同伴的背影,最艱苦的時候也會有前行的力量;而騎在中間,亦有被呵護的溫暖。尖峰就是這樣的,有感動,有溫暖,更有力量。
在路上,在尖峰,永遠不是一個人在前行。
(作者單位:江蘇江陰市華西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