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寶
關鍵詞:游戲;體育教學;培訓收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8-0069-01
這次我們有幸參加了全國中小學體育游戲研討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培訓深深感覺到真是不枉此次自費之行,具體收獲有以下幾點:
第一,連續三天的學習、交流、研討、培訓,使我們感受頗深,尤為感到驚訝的是,培訓我們的老師們(《體育教學》編輯部和歷奇團隊的老師)每天從早到晚,總是忙得不亦樂乎,像“愚公移山”那樣,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在為我們努力服務。他們從不尋求自己在本次培訓中能夠得到些什么,而總是期望自己能夠為我們這些從基層學校來參加培訓的老師們多做些什么。他們這種厚德待人,不計個人得失,為全國基層學校來參加培訓的一線老師服務,甘當孺子牛而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動和激勵著我們……或許,這就是自本次培訓結束至今,我們無論走到哪里心情都難以平靜,思緒總是縈繞在心田而始終走不出“海寧情景”的緣由吧。
第二,通過本次體育游戲研討培訓,提升了我們的現代教育理念,使我們思想上對體育游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地位、意義、作用、效應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同時,在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面也理清了思路,即:在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前提下,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來指導我們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以德育人和人文情趣教育作為主線,以游戲為路徑,通過體育游戲教學組織形式來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參加的意識和興趣。教學中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重視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學生在游戲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方面的培養,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者相融合。運用多樣靈活的游戲內容和方法,對學生進行育德、育體、育心、育情的教育,使學生在身心方面能夠得到健康有效的發展。
另外,整個研討培訓活動有序、有章、有節、有內容、有方法、有情義、有興趣,既充分體現了團隊合作的精神,又體現了培訓者與被培訓者、被培訓者與被培訓者之間的人文關懷,使大家在整個培訓過程中都能夠深深地領悟到學習的無限美好。
第三,通過本次體育游戲研討培訓,使我們對體育游戲的應用范疇有了一定的認知,并在思路上有了新的拓展。即:體育游戲并不單單是小學生們的專利,如果我們把它作為體育課程教學中的一類教材(如把它分為游戲類教材),或生活中的一項內容,那么它就可以滲透到中學、大學、社會和家庭,或者說,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可以開展體育游戲運動。例如:把游戲中某一種練習內容運用到中學或大學(或作為競技體育運動訓練中輔助性的練習內容)的體育課程教學中去,那么在教師的主導下能夠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通過練習就能達到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其中包括各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學年教學目標、學期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
除此之外,學生通過游戲運動還能夠改變自身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并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等等,這樣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當然,在此我們并沒有否定現行所用的體育教材,如田徑、體操、武術等教材就不可以改變學生自身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我們應當承認,人體只要是參與運動都可以改變自己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可是,我們所強調的是:以有氧運動為主的體育游戲運動,加之適時、有效、合理的方法和適度的運動負荷及有效的心理咨詢手段,其運動的效果更優于單純的體育鍛煉。因為游戲本身是以人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不同的運動方式來體現人的心理活動狀態和精神狀態。所以,我們認為游戲運動的核心實質是人的心理因素占主導地位,通過不同的運動形式來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時在精神需求的過程中進行體育運動,就能達到精神與體能的雙效益。那么,由此而論,體育游戲運動同樣也可以運用到社會體育和家庭體育乃至任何有人群的地方。因為,人們通過體育游戲運動,不但可以加強人際交往,實現和諧相處,同時還能得到自我的心理發展和身體發展。況且,在體育學科中所有的教材(包括游戲)和教學方法都具有“替換性”特點。所以,我們應當遵循體育學科的規律,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把游戲作為體育教材來分類、分層,由表及里地排列與組合,應時瞬變和有的放矢地選擇不同的游戲教材,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條件來因材施教,這樣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013年全國中小學體育游戲研討培訓班的學習在短暫而美好的時光中圓滿地結束了,但是它對進一步積極推進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必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讓我們一起同心、同德,共同蕩起游戲的雙槳,在體育課程教學中乘風破浪去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