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速度也隨之加快,人們對交通工具方便性也相對重視起來。因此,國家大力修建鐵路,人們區域流動范圍擴大,不但能解決經濟區域性經濟發展不均衡,也促進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同時形成了開放性的市場。但是,由于修建鐵路的現場狀況相對復雜,地勢高低不均勻,土壤成分等原因給工程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針對這一難題,我們對鐵道工程中常見的技術問題以及解決方案進行探討。
關鍵詞:鐵道工程;土建施工;技術;解決措施
鐵道工程土建筑施工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主要包括路基工程施工,隧道工程施工,橋涵工程施工等。而由于國家對建設鐵路的迫切性,往往需要在不同條件的季節進行作業,特別是冬季和夏季施工,在外界條件下也給施工帶來一定的阻礙。因此,在鐵路施工中的技術對工程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針對常見的技術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1 案例分析
中鐵一局集團青榮城際鐵路工程全標段位于青島市境內,途經青島即墨市和萊西市,施工里程DK59+500~DK102+220,全長42.72km,線路沿204國道西側前行至萊西市望城鎮后,上跨204國道至東側,前行到標段尾,途中分別與省道209、603、394相交。本項目承擔青榮城際鐵路QRZH-Ⅱ標段箱梁提、運、架工程施工,自標段起點DK59+500,經夏格莊、望城鎮、萊西市至標段終點DK102+220。本項目除包含QRZH-Ⅱ標段DK59+500~DK102+220(42.72正線公里)箱梁提、運、架工程施工外,還承擔QRZH-Ⅲ標段馬格莊跨軍隊專用線特大橋梁部工程(77-32+2-24)m梁)的提、運、架施工。
主要工程數量:本標段箱梁架設施工范圍內共架設8座大橋,分別為:韓流莊特大橋、五沽河特大橋、潘家莊特大橋、夏格莊特大橋、跨藍煙鐵路特大橋、后堤特大橋、馬家河中橋、馬格莊跨軍隊專用線大橋(屬于Ⅲ標),管段箱梁架設共755孔,其中32m梁716孔,24m梁39孔,設置兩個架梁工區,分別為南工區和北工區。本項目工程的技術重點、難點。本線為客運專線,主要技術標準執行客運專線鐵路標準規范,橋梁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對箱梁支座安裝、墊石標高及平整度、支座錨固、箱梁架設施工工藝、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第一,預制箱梁架設施工沿線多處與高壓線交叉。第二,施工管段內有多處路基段,在進行架橋機架梁施工時,架橋機需多次通過路基段,通過時對路基變形觀測及架橋機防護難度非常大。第三,線路與既有藍煙鐵路斜角,架橋機跨越既有藍煙鐵路施工時,施工安全要求非常大,施工安全防護措施要求嚴格。
2 鐵道工程中的技術探討
2.1 在施工技術人員收到設計圖紙后,應該先了解圖紙
如果設計圖中有難以理解的設計點不理解之處,應該及時詢問工程設計師。設計圖中的定形圖、標準圖、通用圖、等要求,按照規定配置。對設計圖中的規劃,統計建筑施工的數量,材料的選定,工程師管理進行合理分配。不但如此,設計圖與規范間是否有出處,設計圖的修改,預備方案的預定等問題也要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2.2 對于工程施工的技術質量以及工程進度,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指導工程施工的技術權威,也就是施工測量,其包括對工程技術員的管理,技術員的水平,工作責任心和上進心。施工技術作業人員的要求也比較多,要有豐富的工程理論的實踐經驗,上進的工作責任心,一絲不茍的工作做態度,把工程做到安全可靠的工作目標等。水準路線,工程數量,線路的中線進行復核工作,與參考資料做對比,及時發現問題,做好記錄上報。在施工中的重要樁是基樁,它控制線路的走向,標高,但是缺點是易受到外部沖擊的影響,導致損壞丟失。因此,根據工程的需求,對現場設置護樁,并在示意圖上標注護樁位置,這是預防部分損壞,以便備用。及時安排每一個細小部分的測量工作,各項記錄準確標注,把誤差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滿足工程的要求。測量儀器包括:水準儀,測距儀,經緯儀。工程需要和施工單位設備存儲情況是儀器選擇上需要考慮的因素,其需要經常清潔,定期檢查校正,防止施工中存在技術誤差。
2.3 新奧法充分發揮了圍巖的自身承受力的特性,配用錨桿法和噴射混凝法作為支護,在支護過程中,圍巖的變形以及松弛度的掌控很難,因為需要支護配合圍巖聯合受力,共同作用,而且要測量二者,并根據測量數據進行監控施工的指導工作。新奧法有全斷面,臺階開控,側壁導坑喚醒開控方法等,因地制宜,正確選擇。輔助工法有降低地下水位的井點降水法,防止涌水的注漿工法,管棚法等。
現在技術中,淺埋在地鐵區間,車站隧道等施工方法很多,而且還在發展中,有些地鐵建設時間早,數量比較多,例如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英國和歐洲國家法國,有長時間的施工技術經驗,并且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技術體系,有的已達到施工過程的工業化,科學化的較高水平。我們應當在引進,開發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發展我國設備進度,結合我國具體工程,大膽創新,大力開展科學試驗,使我國地鐵建設事業得到更快的發展。
3 鐵路工程中的網絡技術應用
3.1 使用網絡技術完成施工計劃
現有的鐵路線建設技術改造條件為列車行駛不中斷的情況下進行,設計多種專業,有條理的安排施工,提快施工進度,要從總體方面考慮,把握施工的項目量,有順序的施工。編制工程計劃時,首先進行總體規劃,在工程量,工期長短的條件基礎上,合理的安排工程,再根據施工現場的勘查情況,及時修定和調整方案,不能單單憑借經驗,如果這樣做了,會造成具體施工和計劃的誤差加大,施工難度也隨之加大。網絡技術在蘭武二線既有電氣化接觸網改造過程中的成功應用,使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每個車站、每個區間、每處撥接地段都必須編制一份進度網絡圖,將所有影響因素羅列編排在圖上,然后找出關鍵線路,并據此安排施工。這些網絡圖的應用使得施工過程可控有效,理順了施工關系,降低了工程成本。
3.2 運用網絡技術,優化施工方案
以往的幾十年鐵路工程經驗,用線路選擇效率比較高的方案設計是網絡的優化,縮短其持續時間,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停電天窗點的目的。在這個工程過程當中對現場施工要做好充分調查,主要是施工單位對鐵路工程的成本專業沖擊影響其余項目專業,主管人員合理安排,處理好邏輯關系,針對同一個工程項目,要做多種施工方案。在動態實施工程中,跟蹤事態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工程結果,及時調整方案,改變計劃。在施工方案中,工程技術人員首先要明確施工項目的各個工序,在天窗的數量選擇上,各個天窗點制工程度的高低,施工的順序先后,各個環節間的銜接措施等問題是需要在方案中明確列出的,并要做預備補救措施。
4 結束語
鐵道相關施工單位需要建立在一個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并且監督和完成。在工程中的常見問題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時進行技術調整或者技術改革并在新的工程當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完善我國的建筑施工體系,也減少因施工前的技術準備問題導致勞動過程中的傷亡事故,技術質量存在缺陷等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任國瑩.淺談鐵道工程施工若干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0).
[2]陳仲頤,周景星,王洪瑾.土力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胡昌文.土木織物加筋墊層法在公路軟基處理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6(6).
作者簡介:雷永軍,職稱:高級工,職務:線路工,籍貫:內蒙古察右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