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 要:鐵路保價運輸開辦已21年了,在各個方面都取得長足的發展。在新的環境條件下,對鐵路保價運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現提出在新個環境條件下如何進一步發展鐵路保價運輸,完善保價營銷體系,合理利用保價資金,完善保價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和諧鐵路;保價運輸;營銷;建議
2011年是深入推進和諧鐵路建設的重要一年。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客貨運量將有較大的增長。鐵路保價運輸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再接再厲,為確保鐵路運輸安全穩定發揮積極作用,為深入推進和諧鐵路建設、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1 強化保價運輸營銷宣傳,不斷提高保價運輸宣傳
1.1 大力開展保價營銷宣傳,增強保價品牌競爭力
做好營銷策劃,要完善保價營銷體系,建立營銷隊伍,找準營銷重點,創新營銷手段,借鑒保險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取長補短,改進工作,提升保價品牌競爭力。在貨場營業場所辦一期保價運輸和理賠政策宣傳櫥窗;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宣傳方式,對零星和
送量較小的貨主,采用宣傳單和問卷式的宣傳,通俗易懂,貨主容易接受;對發送量大和又較為固定的貨主,要以優質服務來吸引貨主,讓貨主充分享受保價運輸帶來的方便和優質的服務[1];組織召開保價貨主座談會及走訪保價客戶,讓貨主廣泛了解保價,理解保價并接受保價。
1.2 實行大客戶戰略,鞏固和拓展保價大客戶
鐵路價值確保工作按照鐵路實施大客戶戰略,全面落實“兩整合一建設”的要求,進一步擴大保險客戶的規模,確定重點單位,開展保險服務價值的關鍵。建立客戶管理系統和會計管理完善;提高客戶服務,配套機制的建立,進行定期互訪,加強溝通和協調。在運輸支持,安全,方便的要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1.3 加大保價營銷宣傳力度,拓展保價收入增長空
開展保價宣傳營銷活動,創建鐵路保價運輸品牌形象。充分利用《人民鐵道報》、《鐵路知識》及各地的電視、報紙、雜志、圖片等多種媒體,采取多種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社會宣傳活動,向全社會大力展示“鐵路保價”運輸標志,宣傳“鐵路保價”運輸的意義和服務理念,增強保價品牌社會影響力。要深入挖掘客戶和企業的保價潛力,提高足額保價比例[2]。一是推行中介機構代理保價運輸業務,加大分銷力度;二是充分調動站段保價人員的積極性,落實崗位責任和營銷激勵機制,層層分劈任務,逐級落實責任,實行風險抵押[3]。
2 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提升貨主滿意度
2.1 完善保價理賠工作,塑造鐵路良好形象,構建和諧保價
加強保險價值的專業管理,根據新的制度,新的布局,積極立法,規范管理,促進保價運輸管理加強基礎工作,理賠服務質量的提高。要積極,主動,熱情為業主提供服務的補償,簡化手續,支付時間壓縮。促進事故處理工作的現代化,切實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努力提高業主滿意度。
2.2 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
適應構建和諧鐵路的新要求,加快鐵路保價發展,深入研究適應鐵路保價運輸發展的新模式;進一步健全適應新體制新布局要求的保價運輸規章制度;修改完善事故處理規則,強化管理,兌現保價承諾。
2.3 加快信息化建設與應用
一是加強保價運輸信息系統整合優化。通過整合優化保價運輸信息管理系統整體架構,建立完善的保價貨物跟蹤、保價收入管理、事故處理、保價設備投資管理、保價信息服務管理、決策支持等子系統,提高保價運輸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據保價收入情況,分析客戶需求,掌握理賠情況,明確營銷重點,為更好的開展服務提供依據。
二是充分鐵路客戶服務信息系統,建立與社會溝通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客戶對理賠工作的評價,有針對性的加以改正,切實履行鐵路負責運輸的責任,維護鐵路保價運輸的信譽。
2.4 大力提高保價系統人員素質
一方面做好業務培訓,提高職工技術業務素質。要根據新形勢的要求,組織開展保價業務、事故處理培訓及有關信息系統操作技術培訓,使大家充分認識保價和事故處理工作在鐵路運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增強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全面提升崗位技能水平,穩定鐵路保價運輸隊伍。另一方面牢固樹立職工“以人為本,貨主至上”的服務理念,同時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從而增強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2]。
2.5 積極探索,拓展保價運輸新發展
除糧食、石油、鋼鐵、化肥等重點保價物資外,繼續在有色金屬、農產品、建材、化工、煙草等高附加值貨物品類上下功夫,提高保價比重。同時對事故率較低的貨物可適當下浮保價費率,對符合條件的單位積極開展委托代辦業務,對保價業務較為穩定的企業貨物積極以預約保價等協議方式開展保價工作,對門到門運輸的行包和集裝箱開展全程保價運輸服務。
2.6 轉變觀念,樹立貨主服務意識
優化理賠服務程序,加快理賠速度,杜絕事故理賠中“拖、推、賴”現象。向社會公開理賠程序和期限,強化對貨主理賠的服務功能,發生貨損貨差主動告知貨損情況,理賠程序及所需材料。努力創造條件,登門辦理賠償,切實為貨主提供細致、周到、便捷的服務,保護貨主合法權益,提高貨主滿意度。
3 加強保價資金運用管理,切實管好用好保價資金
3.1 加強投資管理,發揮項目效應
一是明確投資重點。按照突出安全重點、集中資金使用、實施系統建設、形成規模效應的原則,加大對安全設施的投入,提高安全設施的技術水平,提高保障貨物運輸安全的能力。在投資方向上積極適應鐵路運輸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需要,為促進鐵路運輸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和優化生產力布局調整服務。要按照鐵道部提出的“兩整合一建設”規劃,調整保價資金的主要投向和重點,要向安全項目傾斜,向重點項目傾斜,加大安全設備投入,加強安全防范工作。
二是嚴格規范投資程序。為進一步規范投資管理的價格,所有的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根據項目和資金計劃部的報告數量,記錄。在采購,設計,施工,監理的投資項目,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確保工程質量和壓縮項目投資。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監督檢查,跟蹤和評估。
做好設備的運用管理維護工作,已經建成的項目交付運營后,健全完善管理臺賬,督促指導有關部門做好設備的運用、管理和維護,做到權責明確、產權清晰,真正管好、用好設備,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是做好調研檢查工作。要以查管理、查制度、查運用、查基礎為主,重點檢查項目執行情況、設備運用情況、設備效益分析、設備管理維護以及前期檢查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確保保價投資真正產生實效。
3.2 加強和規范保價財務管理,切實管好用好保價資金
一是要保證與安全相關的經常性支出,在總支出預算規模內區分輕重緩急,量入為出,真正做到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加強保價營銷激勵,對各級保價管理人員實行風險抵押,同時提高一線職工的獎勵比重[3],以充分調動保價營銷的積極性。
二是合理安排,節約成本。保價部門要掌握資金收支情況,負起管好用好保價資金的責任。要壓縮管理費用支出,節約成本。事故賠款、安全經費、宣傳營銷費、獎勵資金等成本支出要按規定支出,辦公費、會議費等非生產性支出要嚴格控制。
參考文獻
[1]唐國良.鐵路保價運輸發展對策探討[J].鐵道貨運,2007(5).
[2]陳冰.開展鐵路保價運輸的實踐與思考[J].鐵道貨運,2010(9).
[3]帥磊.發展保價運輸現實之路的探討[J].鐵道貨運,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