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埃及在動蕩,愛德華·斯諾登在上演大逃亡,這廂移民法案改革了,奧巴馬的平價醫療法案又再掀波瀾。近期輪番上演的各種事件讓政壇不得空閑,媒體也因此做足了文章。然而掩蓋在這一切之下的是另一場悄然來襲的危機,它并沒有得到美國人應有的重視。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美國近期就業形勢依舊低迷。雖然美國政府早就對此事失去了危機緊迫感,但普通民眾還是免不了憂心忡忡。
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始終卡在2%左右,生產效率更是奇低,而近期失業率則高達7.6%——為此還有人慶幸說本來還以為會更高呢!所以現在對很多美國人來說,這種頹勢已然成為了一種新的常態。極少有評論員談及這一問題時,會提到美國近兩年以及6月份新增的19.5萬個崗位當中,有多少是低薪、臨時、兼職、毫無福利可言的崗位。這些大部分屬于餐飲零售行業的工作,或是臨時工性質,僅能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想要靠它們邁進中產階層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對工薪家庭來說,目前的小時工資已經創下了歷史新低,他們真切感受到了一種持續的痛苦掙扎。與之相對的,高管薪酬卻飆升到了歷史最高點。收入差距已經從一條小溝擴大成了一道深淵:1978年美國公司的CEO所得薪酬平均是普通工人的26.5倍,而現在,CEO所得薪酬平均是普通工人的206倍——兩者差距是以前的8倍。
這場失業危機對少數族裔人群和美國的年輕人影響尤甚。青年的失業率是16.1%,高得離譜。非裔美國人失業率是13.7%,拉丁裔是9.1%。現在面臨的爛攤子是:職位嚴重短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正為找不到工作而沮喪絕望。
與此同時,共和黨尤其是黨內“知識分子”如保羅·瑞恩等人已經到了盲目崇拜激進個人主義的地步,仇視一切政府干預和公共支出。他們主張的那些緊縮政策令全世界都在跟著受罪。他們對外聲稱自己代表了正辛苦工作或正處于失業境地的工薪家庭利益,事實上卻一邊漠視這個群體一邊向有錢人搖尾示好。
經濟政策研究所(EPI)最新分析顯示,美國歷經四年只完成了復蘇任務的1/5。照這個速度,完全恢復就業水平得等到2020年,待業在家的美國人根本等不起。不過,幸好有媒體人士正在發出自己的聲音。另外,包括國會進步黨團成員和參眾兩院的民主黨議員在內的一些關心民生的立法者正致力于推行有力有效的法案,以期能讓更多的美國人重返工作崗位。現在唯一能阻礙他們的就是共和黨的故意反對,因為這會讓白宮無所適從。而且我們必須認識到,失業問題和債務問題一樣是當下最嚴峻的挑戰,切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