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平
摘要目的:探討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方法:收治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2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對照組給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日,連用1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德福韋酯10mg,口服,1次/日,連用1年。結果:觀察組DBIL為7.5±2.3μmol/L,TBIL為22.3±4.4μmol/L,A/G為1.8±0.3,ALT為34.3±5.5U/L。對照組DBIL為13.2±5.1μmol/L,TBIL為28.6±6.2μmol/L,A/G為0.9±0.4,ALT為87.7±11.2U/L,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經過治療1年后觀察組HBV-DNA轉陰42例,轉陰率為913%;對照組HBV-DNA轉陰30例,轉陰率為65.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乙型肝炎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1],部分可發展為肝硬化。目前,隨著研究的深入,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期已經得到公認,為探討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2010年2月~2012年6月對收治的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2例,其中男81例,女11例,年齡25~67歲,平均42.5歲。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兩組年齡、性別,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方法:對照組給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日,連用1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德福韋酯10mg,口服,1次/日,連用1年。
結果
兩組治療后肝功能情況: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情況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前后HBV-DNA轉陰情況比較:經過治療1年后觀察組HBV-DNA轉陰42例,轉陰率為91.3%;對照組HBV-DNA轉陰30例,轉陰率為65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討論
肝炎肝硬化目前認為是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發展而成。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后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并有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并發癥。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由HBV引起的一種慢性變態反應性病理損害過程,它可以使肝細胞發生炎癥、變性、壞死,細胞外基質增多,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形成,從而導致細胞壁增厚,通透性循環差,結締組織代替正常肝細胞而出現肝硬化[2]。
拉米夫定是近年來研究最早、最具有代表性的抗HBV藥物,臨床顯示它具有明顯的抗HBV作用,而且作用迅速,無細胞、腎臟毒性[3]。隨著拉米夫定治療時間的延長,容易誘發HBV-DNA聚合酶活性區YMDD變異,可導致患者對拉米夫定的敏感性降低。阿德福韋酯是新型核苷類抗HBV的藥物,它抗病毒的機制可能與腺苷酸競爭性摻入病毒DNA鏈,作為DNA鏈的終止物抑制DNA聚合酶,而使病毒的復制受到抑制,另一方面還可以誘導內生干擾素,增加自然殺傷細胞的活力和刺激機體的免疫反應,因此有較強的抗HBV作用。阿德福韋酯由于其作用于DNA多聚酶的不同靶點[4],抗病毒作用位點不同于拉米夫定,因此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不具有交叉耐藥性。
本研究中觀察組DBIL為75±23μmol/L,TBIL為223±44μmol/L,A/G為18±03,ALT為343±55U/L。對照組DBIL為132±51μmol/L,TBIL為286±62μmol/L,A/G為09±04,ALT為877±112U/L。經過治療1年后觀察組HBV-DNA轉陰42例,轉陰率為913%;對照組HBV-DNA轉陰30例,轉陰率為65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綜上所述,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璞葉,劉山紅,馮彪,等.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患者的療效觀察[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8,29(2):155.
2Locarnini S,Qi X,Arterburm S,et al.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emergence of adforir resistant HBV during 4 years of adeforir dipivoxil(ADV)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J].J Hepatol,2005,42:17.
3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J].B J Hepatol,2009,50:227-242.
4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and Chines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guidelin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B[J].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2005,13:88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