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英等

關鍵詞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高危因素
川崎病(KD)又名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兒童常見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綜合征,其主要病理改變為全身非特異性血管炎。冠狀動脈損害(CAL)是其最嚴重的并發癥,因此,是否發生CAL及其嚴重程度是影響KD預后的關鍵因素。收治川崎病患兒62例,進行臨床分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5月收治KD患兒62例,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員會新修訂的KD診斷標準。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齡0.5~11歲,其中≤1歲16例(258%),2~3歲31例(50%),>3歲15例(241%),平均年齡2歲7個月。根據急性期彩超結果及冠狀動脈診斷擴張標準分為兩組[1],冠狀動脈擴張組(CAL)22例(355%),男13例,女9例,年齡0.5~7歲,平均17個月;發熱時間3~15天,平均695天。無冠狀動脈擴張組(nCAL)40例(645%),男30例,女10例,年齡7個月~11歲,平均22個月;發熱時間2~14天,平均552天。所有患兒均處于急性期。
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總結分析KD患兒的年齡、性別、臨床表現、血常規及測定C-反應蛋白、血沉、白蛋白、血清鈉離子濃度。心臟彩超測量冠狀動脈內徑。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成組t檢驗,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患兒年齡與性別:發生CAL <3歲20例(425%),>3歲2例(1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24,P<005);CAL男13例(209%),女9例(14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69,P>005)。
兩組患兒血鈉的比較:CAL組血鈉濃度<135mmol/L 14例(636%);nCAL組血鈉<135mmol/L 12例(30%),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59,P<005)。
兩組患兒PLT、CRP、ESR的比較,見表1。
討論
川崎病的發病原因至今未明。根據以往數次小流行中,曾有家庭發病情況,臨床上又有許多表現酷似急性感染,提示似有病原體存在。男嬰較多,至今未找到直接致病病原體的現狀,感染的說法不能完全確立。在所有病原菌中最受關注的是鏈球菌,但至今從未由患兒體內分離到鏈球菌。
KD是以CAL為主的中小血管炎癥性疾病,CAL是KD最主要而嚴重的并發癥,可導致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死或猝死[2]。因而,探討發生CAL的影響因素,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是減少CAL的關鍵。
近年來,已有許多學者探討了實驗室檢查結果與KD嚴重程度、冠脈并發癥發生率的相互關系。CRP被認為是CAL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與血管炎癥、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關,常反映了KD的嚴重程度及病情轉歸情況。Honkanen VE等研究認為CRP強陽性者冠脈瘤發生率可明顯升高[3]。本資料顯示,CRP升高明顯者中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也較高,提示可作為預測冠狀動脈擴張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血沉被認為是反映機體炎癥的敏感指標之一,KD患兒血沉明顯增高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密切相關。本資料顯示CAL組的血沉明顯高于nCAL組,提示血沉可作為預測冠狀動脈病變的危險因素之一。
KD患兒白蛋白普遍下降,CAL組下降更明顯,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組資料顯示,CAL組血鈉濃度<135mmol/L 14例(636%);nCAL組血鈉<135mmol/L 12例(30%),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國內外有研究認為血鈉<135mmol/L為KD并發心血管系統后遺癥的危險因素[4],與本組結果相符。
本組病例顯示,年齡是KD合并CAL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CAL的危險性降低,年齡越小,并發CAL的風險越大,可能與小齡患兒的冠脈確實較易受損有關;另外,年齡越小,語言表達能力越差,部分患兒臨床癥狀隱匿,不能明確診斷,延誤治療,造成并發CAL率升高。
川崎病最嚴重的并發癥是冠狀動脈瘤,可能導致冠狀動脈瘤破裂及導致心肌梗死,是KD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預測KD患兒冠狀動脈病變發生率有重大臨床意義。本文提示CAL組PLT為461±121×109/L,ESR為721±292mm/小時,CRP為329±68mg/L,白蛋白291±35g/L;nCAL組PLT為362±129×109/L,ESR為492±245mm/小時,CRP為154±56mg/L,白蛋白351±51g/L。3歲以下男孩C-反應蛋白、血沉、血小板的明顯增高,白蛋白明顯降低及血鈉濃度低是CAL的高危因素,臨床醫生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胡亞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98-704.
2Kato H,Sugimur T,Akagi T,et al.longterm consequenuces of Kawasaki disease:a 10 to 28year followup stady of 598.patients[J].Circulation,1996,94(6):1379-1385.
3Honkanen VE,McCrindle BW,Laxer RM,et al.Clinical re-levanc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inflammationin Kawasaki disease[J].Pediatr Cardiol,2003,24(2):122-126.
4Muta H,Ishii M,Egami K,et al.Serum sodium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J].Pediatr Cardiol,2005,26(4):40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