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對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臨床價值。方法:收治輸卵管性不孕患者68例,其中Ⅰ組腹腔鏡治療38例,Ⅱ組開腹治療30例。比較兩組手術時間、住院天數、出血量、術后再通率及妊娠率情況。結果: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天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術后再通率與妊娠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結論:腹腔鏡較開腹治療輸卵管性不孕對患者損傷小。
關鍵詞不孕癥腹腔鏡輸卵管病變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輸卵管性不孕癥患者68例,其中Ⅰ組38例(腹腔鏡治療),年齡23~36歲,不孕時間4.51±2.87年。Ⅱ組30例(開腹治療),年齡25~37歲,不孕時間4.65±3.22年。兩組年齡與不孕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手術指征:不孕癥病因診治,評估輸卵管、盆腔情況、B超檢查、子宮、卵巢未見異常。有排卵、男方精液正常、HSG檢查輸卵管不通或通而不暢,盆腔粘連。
方法:手術均在月經干凈后3~7天內進行,依患者經濟條件選擇治療方式。腹腔鏡組選膀胱截石位,全麻下進行常規腹腔鏡檢查,行盆腔、輸卵管、卵巢粘連松懈術,輸卵管傘端成形術及造口術,同時經宮腔行輸卵管美蘭通液術。開腹患者取平臥位,雙阻滯下常規開腹,行輸卵管復通術等。
結果
手術情況:所有手術均順利。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天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術后再通率:Ⅰ組38例,共74條輸卵管,梗阻68條,術后再通52條,再通率為76.47%。Ⅱ組30例,共55條輸卵管,梗阻48條,術后再通36條,再通率為75%。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術后妊娠率:術后隨訪時間36個月,Ⅰ組組妊娠率為15例(39.4%),Ⅱ組為13例(43.3%),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討論
輸卵管因素不孕在不孕病因中居首位,腹腔鏡檢查對輸卵管性不孕是最有意義的檢查和治療手段,首先它能正確評估輸卵管功能、結構,有利于制定正確治療方案及判定預后;其次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能解決輸卵管粘連、梗阻,盆腔粘連松懈,輸卵管傘端成形及造口,恢復正常解剖關系。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住院時間短、副損傷小,術后療效好,二者相比差異較顯著,值得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羅麗蘭.不孕不育[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54.
2金淑美,鄭紅楓.腹腔鏡治療不孕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05,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