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藝術教育是學校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是學校全面教育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健康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全面和諧的發展都具有特殊作用。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整體素質有些偏低,因此,通過大力開展學校的藝術教育,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體育功能、美育功能以及勞動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高職 藝術教育 全面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150-01
1 藝術教育在全面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1 藝術教育的美育功能
藝術教育能使人樹立正確的、高尚的審美觀和藝術觀,藝術對人的修養和陶冶情操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通過藝術教育、藝術欣賞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或創作,從中感受到作品中所蘊含的韻律美、線條美,從中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
比如舞蹈,這個被人稱之為看得見的音樂、會動的畫面、活的雕塑的藝術形式,融合了詩歌、音樂、美術等藝術因素,借助線條、畫面和韻律,生動地展現了動態的美,是非常好的美育內容和途徑。無論是楊麗萍美輪美奐的《雀之靈》,還是鳥叔可愛搞笑的《騎馬舞》,抑或是俄羅斯經羅的《天鵝湖》,都給人美的享受,無論是對于學習模仿者,還是對于觀賞者,都能起到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時,舞蹈訓練的本身就是一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創造美的過程,而舞蹈訓練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又是融合了健康與美麗為一體的過程。所有的學生,無論是學習民族民間舞,還是學習芭蕾舞,抑或古典舞或現代舞,都能夠從學習、訓練、欣賞的過程中,提高其審美能力,提高對美的表現能力,在他們通過各種動作來表現的時候,又能充分體現出肢體語言的美妙。不僅如此,通過舞蹈與音樂、燈光、舞臺布景效果的有機融合,還能夠使學生感受和諧的美、協調的美。
1.2 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
通過藝術教育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的過程,培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美與丑的識別、理解與認識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德育的過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認為就認為,通過藝術教育能夠讓學生從真、善、美的識別中,使自己的思想認識得到提高,從而使藝術教育具有“以美啟真,以美導善”的作用。比如,在引導學生欣賞羅丹的《老妓》時,學生們最開始的反映都是這個老女人真是太丑了,有的女生看了之后甚至會害怕自己老了,也變得如此難看怎么辦?學生對這個作品的最初認識還是非常膚淺和表面的,通過老師對作品的背景介紹,通過引導,學生們開始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他們從這個作品里看到了在那個社會背景下,一個妙齡少女,由一個美貌的妓女最后變成了如此丑陋的老女人,知道了不是歲月的摧殘使她變成這樣,而是社會制度造成的惡劣后果。然后再從作者對這部作品的表現手法、技法分析,使學生們在受到心靈震撼的同時,逐漸感受到這部作品“丑得如此精美”。像這樣,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不斷深入的理解和認識的過程,滲透美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他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是千百萬勞動人民創造而來,教育他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3 藝術教育的智育功能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不僅是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而且還是非常出色的鋼琴手;達芬奇不僅是舉世聞名的畫家,而且是非常出色的建筑學家,同時,他對數學還有非常深的造詣。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不僅京劇表演上造詣很深,在繪畫上也頗有名望,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等也對藝術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藝術對人的智力潛能的開發,大有好處。
生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腦具有邏輯思維功能區,右腦是非邏輯思維功能區。人只有在充分利用好左右腦,才能使大腦得到有效鍛煉,從而提高思維能力。同時,因為智力思維和非智力思維的交替使用,也是一個變相休息的過程。因此,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過程,就是開發學生智力潛能的過程。
1.4 藝術教育的體育功能
藝術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歡快的音樂使人心情舒暢,可以促進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增進飲食;優美舞姿能夠使人心情愉悅,身心放松,緩解情緒;熱情奔放的歌曲和舞蹈,能夠使人亢奮、激動,使消沉的情緒得到調動;楷書使人的心情變得沉靜舒緩,狂草使人的情緒得到宣泄……在我們的心情和情緒需要調節時,我們就可以有選擇地去聽不同的音樂或歌曲,選擇不同的舞蹈去練習或觀賞,選擇不同的書法形式去訓練,從而使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抵制得到很好的調整。除此之外,我們都非常清楚,舞蹈、藝術體操等藝術表演是要通過肢體的動作來完成,而舞蹈訓練、體操訓練的過程就是一個強化的體育鍛煉的過程。可以在提高學生的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彈跳力、爆發力,還能使學生在運動中調整呼吸,通過舞蹈或體操訓練,能夠使學生的血液循環更加充分,身體各關節和肌肉的生理運動更加充分,使肥胖或偏瘦的體形也能夠在鍛煉中得到修正。
1.5 藝術教育的勞動功能
藝術教育可以使勞動變得更加輕松、愉快,使勞動變得不再枯燥,通過結合藝術的表現去勞動,能夠讓人減輕疲勞感,從而提高人的勞動素質。比如,民間的勞動號子。人們在勞動中喊出整齊有力而有富有特色的號子,不僅能使大家的勁兒往一處使,便于統一行動,而且也能夠調動勞動的積極性。再比如,邊勞動邊唱“勞動最光榮”等歡快的兒歌,也同樣具有減輕勞動帶來的辛苦感;在掃雪勞動時,堆雪時把雪堆成“鳥叔、熊貓”等造型,不僅能使學生的勞動熱情更高,而且還能使學生在勞動中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2 結語
總之,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有著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的素質的提高都起著非常重任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藝術教育在全面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要加大藝術教育管理的投資力度,加快藝術教育的改革速度。
參考文獻
[1] 傅有明.高校藝術教育與大學生全面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03(1):81-82.
[2] 彭江林.試論藝術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意義及運用[J].青春歲月,2012(1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