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網是王興的第三個孩子,在此之前,他創立了校內和飯否。作為互聯網行業的資深“極客”,他總能善于發現國外互聯網行業有什么新東西,并看出這在中國是否會有市場。但是,這個善于創業的人似乎并不善于守業,校內網曾紅極一時,卻為他人做了嫁衣;飯否曾是無數文青的neverland,卻被豆瓣和新浪取代。所以剛做美團那會兒,一些投資人紛紛對他表示出不看好,畢竟在他的履歷上,創業的激情維系得太短。但正是這樣的王興,帶領著美團在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切身體會了行業的“九死一生”,王興說:產品死了不可怕,重要的是團隊沒死。
產品死了,團隊活著
王興的創業史里,從不畏懼產品之死,“產品該死就讓它死”,重要的是一路走來,團隊還在。
2003年,在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攻讀博士的王興被美國的一個新興的社交網站所吸引,這網站叫Facebook。一直研究以PC為點的互聯網絡的王興很快便意識到,或許可以織一張以人為點的網。為此,他中斷了美國的學業,回國創辦了以大學生為目標群體的校內網,上線三個月就吸引了三萬用戶,僅用了一年時間便成為最大的中文社交網站。
但是,隨著用戶暴增,王興需要錢來增加服務器和帶寬,這個眼里只有互聯網的極客對資本太過陌生,導致融資的失敗。“當公司已經欠下相當于我個人100個月的工資時,我沒有太多選擇。”王興不得已將校內賣給了千橡集團的陳一舟,這是他的第一次創業,也是他第一次經歷了創業的失敗。但是王興并沒有沮喪,因為美國一個新興的網站又吸引了他的注意,這網站名叫Twitter。
王興的第二個產品推出了,它是中國第一個微博網站,王興為了體現微博的嘮叨精神,為之取名為“飯否”。飯否網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積累了百萬用戶,正是在這“即將爆發期”,飯否卻被突然關閉了505天。“飯否當時發展很快,媒體影響力大過實際影響力,所以當出現危機性事件時,媒體影響力能將之加速放大。”王興以此總結了飯否關閉的原因。復出后的飯否發現,文藝青年們紛紛投向了豆瓣,微博博主們紛紛投向了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江山已不再是飯否的江山。
2010年,一個新興網站Groupon再一次激發了王興的創業熱情,于是誕生了美團網。美團網的團隊成員很多都是跟隨王興創業過的人,王慧文便是曾經校內網的團隊成員。讓我們好奇的是,這樣一個屢屢創業卻屢屢失敗的人,身邊卻聚攏了一批互聯網業內行家。“創業本來就沒有失敗,敢創業就很NB了”,當問及對王興創業失敗的看法,王慧文說道:“失敗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物質上的被消滅,一種是精神上的被消滅。所有新事物在別人看來總是有墻的,團購也有墻,創業過程中撞墻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如果你走的路沒有墻,說明早就有人走完了。”
是藍海,不是死海
初涉團購領域這片藍海不久,海里就擠滿了分羹者。那時,市場上的團購網站以每天10家速度迅速膨脹,一度發展到最高峰時期的5000多家,慘烈的競爭很快將這片藍海染成“紅海”。
團購真的滿了嗎?這似乎是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且看五千團大戰結果只有五團勝出就足以說明問題。但王慧文不這么想。“我認為大家對藍海、紅海的定義是錯的。一個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看的是整個行業的增長率,而不是有多少參與者。行業增長率高,市場就是藍海,所以我們認為團購是一個藍海,非常藍的海。”
競爭,對死了的團購網站或許是災難,但對活著的團購網站卻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因為從另一個角度說,參與競爭的人越多,越能夠快速催熟市場。在千團大戰競爭最為激烈的2011年,拉手完成C輪融資1.11億美元,騰訊大手筆注資F團,滿座網宣布完成第二輪超過5000萬美元融資,糯米網跟隨著母公司人人公司在美國上市,窩窩團收購了30家地方排名第一的團購網站……在各方搶先出手時,美團還未找來第二輪融資,也沒有像其他網站一樣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面對競爭對手的高薪挖角和美團的沉寂,一些員工選擇了離開。
挖角是行業競爭激烈的正常反應,王慧文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仍不認為是一件壞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里,沒有現成的人可用,當大家都有同樣的問題,這就不再是問題,反而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反思自己沒有做好的地方。”
在美團三周年年會上,王興發言感謝了這個竟爭激烈的時代,感謝互聯網時代給了美團接觸消費者的機會,感謝經濟發展為美團交易額作出的貢獻,也感謝竟爭給美團帶來的磨練。因為在美團看來,沒有了競爭對手的海就不再是藍海,而是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