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杰
誤區一:等等看,喪失了良機
誤對策:早就醫,爭取最佳治療時機腦卒中多為急性發病,主要表現是突然意識不清、肢體麻木,甚至昏迷。研究表明,腦缺血發病最初的6小時是治療的最佳時機。腦內神經細胞缺血時間超過6小時,就不可能完全恢復,甚至會出現再灌流損傷,這是腦卒中不能完全康復的重要原因之一。若6小時內到醫院就診并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患者可能完全恢復正常。
誤區二:用藥不合理,導致醫源性疾病
對策:治療個體化,合理用藥
治療腦血管病的藥物很多,有人不做任何檢查,就用上了作用很強的溶栓藥,用藥期間也不做監測。正確的方法是: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及時行顱腦CT檢查,根據血壓、血小板功能、纖維蛋白原、血管超聲等檢查結果,找出病因,選擇最佳治療方案,以防誤診誤治。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冠心病患者在用擴血管藥和降壓藥的時候發生腦血栓,這是因為患者長期高血壓,腦血管已經硬化,阻力比較大。即使血壓仍在正常范圍,也可能出現腦供血不足。這類患者用藥時,應注意是否有頭痛、頭暈和血壓的變化。
誤區三:重藥物,輕康復
對策:早期康復治療
目前。絕大多數腦卒中患者主要依靠藥物治療,用藥方式為輸液、肌注加口服,多種藥物同時應用,1個療程接1個療程。可是不少患者還是遺留后遺癥。主要表現為關節僵硬、活動受限,上肢屈曲攣縮,下肢僵硬、走路畫圈。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在腦卒中的康復過程中沒有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腦血管病早期采用正確的康復治療,可以防止病理性運動模式的出現,恢復人的正常運動功能,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質量。腦卒中患者只要生命體征穩定,就可以開始康復治療。
誤區四:重治療,輕預防
對策:以預防為主,越早越好
腦血管病的形成是個慢過程,有許多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冠心病、吸煙等。研究表明,早期發現和控制上述危險因素,可以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藥能夠將嚴重的腦動脈硬化恢復到正常,將壞死的神經細胞復活。然而,早期動脈硬化、早期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卻是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