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郁獨立搖滾人差強人意的第6張專輯
THE NATIONAL
Trouble Will Find Me
4AD,5月20日
關于布魯克林的The National的一切都有意地在慢熱中進行—從他們溫柔綻放的音樂到他們2007年因發行《Boxer》受到人們關注之后的幾年里已經有三張LP發行的事實都如此表明。在《Boxer》之前他們只是被參加過“All Tomorrow's Parties”音樂節的人得意洋洋地推崇著,然后基本就沒別人知道,就像是一個被小心翼翼地保守著的秘密。但是在《Boxer》還有緊隨其后2010年發行的《High Violet》這兩張專輯里,他們完善了樂隊特有的憂郁的美式鄉村民謠,將自己推上了更大的舞臺。在很多方面,他們都像一個跟Arcade Fire相反的樂隊。兩個樂隊都在21世紀的頭10年開始在枝蔓叢生的獨立搖滾領域嶄露頭角,但是在加拿大組合偏愛狂喜的聲浪沖擊和雙手高舉頭頂的大合唱的時候,The National的主張則平靜得多。身處聚光燈下并沒有改變他們的方式。盡管《Trouble Will Find Me》和所有前作一樣在悄然中引人注目,但是專輯中最好的曲子出現在他們加快節奏的時候。“Don't Swallow The Cap”、“This Is The Last Time”和“Graceless”在主唱Matt Berninger的憂郁聲線周圍筑起了柔和的緊迫感,而“Fireproof”復雜精細的踮起腳尖的律動感帶著一種芭蕾舞蹈般的優雅。在他們表現最佳的時刻,樂隊甚至能讓他們的快節奏歌曲聽起來像是用慢速度錄制的。
然而他們并非一直都如此成功。你可能需要聽上好幾遍才能領會到“Hard To Find”的夢幻魅力,而其他歌曲都不怎么出彩。反而會生出這樣的感覺:這張專輯大約一半的歌曲簡單來說就是沒有2005年的《Alligator》、《Boxer》和《High Violet》那般出色。作為一支如此頻繁地歌唱內心和情感關系的樂隊,《Touble Will Find Me》絕大部分聽起來像處于無人駕駛的狀態。★★★
文>Niall Doherty 譯>lil pei
推薦曲目:Fireproof/Graceless/This Is The Last Time/Don't Swallow The Cap
MARK LANEGAN & DUKE GARWOOD
Black Pudding
HEAVENLY,5月13日
老歌手出乎意料的音樂事業閃光點
在過去的10年里,前Screaming Trees的主唱Mark Lanegan不間斷地與人合作著—看上去就像他試圖撓一處他怎么也找不準的癢。繼與Isobel Campbell、Greg Dulli、Soulsaves和Queens Of The Stone Age合作之后,這一次他看中了倫敦的吉他手Duke Garwood。Garwood自2005年來就瘋狂練習前衛哥特布魯斯,這非常能完美襯托Lanegan擅長的疲憊美國內戰老兵式的表演。諸如有著怪誕美感的“War Memorial”和回音裊裊的“Driver”等曲目都很符合Lanegan迄今為止職業生涯中的任何一個歌唱表現。如果你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買他的專輯,那就趁這個機會重新溫習一下他的作品吧。★★★★
文>James Oldman 譯>lil pei
推薦曲目:War Memorial/Driver/Death Rides A White Horse
COLIN STETSON
New History Warfare Vol.3: To See More Light
CONSTELLATION,4月30日
爵士實驗音樂人和Bon Iver的合作
蒙特利爾的薩克斯風演奏家Colin Stetson有著如此驚人的雙肺以致于他吹奏的壯麗的如火山噴發般的聲音漩渦和洪流是自然生成的,不借助任何循環效果器或者其他的高科技詭計。在他的《New History Warfare》三部曲的最終章,Stetson還是借用了Justin "Bon Iver" Vernon的演唱來壓住刺耳的薩克斯嘶扯和奏鳴。“Who The Waves Are Roaring For (Hunted II)”是最高技巧上的先鋒民謠,盡管人們不禁會懷疑Vernon會不會是一種存在本身的驚聲嘶吼,就像Father Jack Hacket在“Brute”一曲里的表現的那樣。這是一場音樂的外圍延伸和美國獨立搖滾的有趣碰撞。★★★
文>Luke Turner 譯>lil pei
推薦曲目:Who The Waves Are Roaring For (Hunted II)/Brute
MARQUES TOLIVER
Land Of CanAan
BELLA UNION,5月13日
人脈深廣的通才靈魂味十足的首張專輯
在紐約進行街頭表演時被TV On The Radio樂隊的Kyp Malone發現,Marques Toliver是Adele“新的最愛藝人”,在他不做音樂的時候還是一個精英藝術雜志的資深編輯。這位佛羅里達人的首張專輯不負他與眾不同的背景故事。出色的“If Only”是一首美妙的靈魂樂歌曲,讓人想起巔峰時期的Al Green;而華麗的室內流行曲“Try Your Best”和“Stay”聽來非常順耳;Toliver的小提琴演奏出現在“Repetition”這首歌中;在歌詞創作上,他毫無畏懼地攻下了“Big Issues”,將奴役(美國現實中和圣經里的)作為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但是他順利地傳達了他的信息,而不需要訴諸粗暴的方式。★★★
文>Phil Mongredien 譯>lil pei
推薦曲目:Stay/If Only/Try Your Best/Find Your Way Back Home
TRIBES
Wish To Scream
ISLAND,5月20日
未來史詩搖滾音樂人前往洛杉磯的混音成果
除去他們經常身著馬甲和頭戴不小合適的帽子這個障礙,卡姆登的獨立搖滾樂隊Tribes已經因其完全拼命三郎式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不算太壞的成績,盡管很遺憾他們迄今為止的音樂也展現了他們以勤補拙的工作準則。也許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樂隊將錄制第2張專輯的工作移往了洛杉磯,試圖為他們的歌曲加些料。《Wish To SCream》的最終成果顯然更卓著——開首曲“Dancehall”總結了他們試圖精確地喚醒上世紀70年代工裝布搖滾,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像“她是個賣弄風騷的脫衣舞娘,取悅她可沒那么容易”這樣的歌詞鏗鏘有力地貫穿整首歌曲,而樂隊則努力地在背景樂器編配上添一些獨特的DNA。聽到最后你倒是會因為忍俊不禁而希望大聲尖叫。★★
文>James Oldham 譯>lil pei
推薦曲目:Wrapped Up In Car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