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很喜歡你們的“茶席設計”欄目,經典的茶器、精心的布局、精巧的組合、精美的視覺感受,好似一幅幅中國畫,在我們面前次第展開,播撒出“留白天地寬。人在山水間”的無限韻味。特別在這炎炎夏季,可以讓人祛一絲暑氣、存一片素心、得一份禪靜。愿繼續堅持,圓我們的期待……
青島李女士
編輯部回復:感謝您對本刊的關注和支持。“茶席設計”欄目一直是我們主推的欄目之一,每期都會設置相應的主題,以向海峽兩岸茶文化專家約稿或向在茶席設計方面造詣頗深的荼友約稿的方式,盡可能地向讀者提供精而美的茶席作品。該欄目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我們深感欣慰。在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會以更飽滿的熱情將該欄目做得更好。
一直都覺得雜志的可讀性很強,總能在雜志上學到很多專業的知識。在雜志中,“獨家閱讀”、“藝美茶席”、“茶游天下”、“茶客時光”是我比較喜歡的欄目。也希望雜志能多介紹一些種茶、做茶的文章。讓我們這些遠在茶鄉千里之外的愛茶人能更多地了解茶鄉。
太原張女士
編輯部回復:感謝張女士的來信。福建,是全國產茶品種最齊全的省份。作為根植于福建的一本茶專業類雜志,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更專業、更齊全的茶業信息傳遞給廣大的讀者。同時,也希望廣大讀者在透過雜志認識福建茶的同時,能更好地理解中國茶文化。在以后的辦刊過程中,我們會繼續以此思想為指導,為廣大讀者呈現更具可讀性的文章。
貴刊88期的《大美中國·茶香葳蕤》特別報道中,插圖大氣磅礴,極具視覺震撼力。這樣以圖片為主的茶鄉宣傳方式,新穎生動。作為遠在青海打拼的安溪人,看完文章,倍感驕傲,以至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拿著雜志向青海的朋友一一展示。感謝貴雜志讓我看到了更美的家鄉,向全國讀者介紹鐵觀音故里安溪。
青海林先生
編輯部回復:感謝林先生的來電。2013年5月,本刊與福建日報攝美部一起舉辦“美麗中國·尋找福建最美茶鄉”暨采風攝影大賽。大賽組織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走進茶鄉,用鏡頭記錄下茶鄉最美的風土民情。安溪做為此次活動的第一站,當地濃厚的茶文化氛圍和與時俱進的茶園生態建設感染了每一位攝影家,大家都毫不吝嗇地按下快門,為茶鄉留下最美好的影像。之后福鼎、霞浦等站的采風活動依然精彩,期待您的繼續關注。
封面解讀
南宋劉松年《四景山水圖》絹本設色
劉松年,錢塘(杭州)人,因居清波門而被人稱為“暗門劉”,是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時的宮廷畫家。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四景山水》卷,是其山水畫代表作,分四段描寫春、夏、秋、冬的景色,并穿插以人物活動。畫中描繪了幽居于山湖樓閣中的大夫閑逸的生活,屋宇絲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皴,可以看出與李唐的淵源關系,而秀潤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