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源
@LR焦少良:6月10日,下著雨,馬云、李連杰一行到了云南的茶山考察普洱茶。有人問馬云為什么會從高科技產業,跨度到普洱茶這樣的傳統產業?馬云道,科技的東西很容易被更高的科技替代,而普洱茶這樣隨著時光流逝而更顯價值的東西不多了,何況普洱茶還那么健康。健康是比科技還要重要的東西。可怕的馬云又要出手了?。?月13日19:06)
關鍵詞
普洱茶 電商 資本 炒作 傳統
本期話題
電商巨頭也要“做茶”?
又要漲價了!
@海南的茶法國的酒:現在有多少茶交易是通過淘寶?近似天文數字!馬云有一手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可做出對市場的正確分析;馬云天量資金只要突破政策平臺就是一個融資舞臺;前些日子又專門成立公司整合物流平臺……一個有市場、融資、物流系統集成的大佬難道僅僅是到云南看看茶、喝喝茶?
@風信子盼春天:可栽種的大蒜、生姜之類遇見資本流入也能翻倍地炒,何況本就資源稀缺、有地域限制的古樹茶?
@開心D天天:資本的眼睛真是雪亮雪亮,哪里有利潤哪里就有矛頭。
@茶人馮建華:新一輪的惡炒又要登臺了。如今茶業亂象,必招妖孽禍患。
@元吉亨茶莊老楊:無利不起早,冒雨必有謀!
@蜀文堂:看名人、健康產業、普洱茶這些敏感字眼,第一反應是估計普洱茶又要漲價了。馬云看好的行業,就會出手。
@eric冷眼向洋:這架勢比國家領導人還牛,此其一;其二這幫鳥人入了普洱這行不是啥好事,就像江湖中出現了一位神級大佬。血雨腥風即將出現。肯定有人遭殃!
@海峽茶道:普洱茶曾有一度瘋狂的“前科”。在經歷2006年“大地震”后,茶價雖漸趨理性,但今春以來,不少茶受外部大環境影響表現低迷,而普洱茶中名山古樹茶卻逆襲走俏,價格再創新高,重又成為關注的焦點。馬李二人,一為電商巨頭,一為影視明星,其“應景”地到茶山考察之舉,引發資本炒作的猜想自然不足為怪。
也許是好事
@大雨100: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
@茶者李牙駿:是否記得馬云曾在央視說過:“不看好普洱茶”。如今他輕輕地來了,時間會改變一個人,而承載時間的普洱茶更會。
@峨眉金頂禪香茗茶:茶葉行業有行業巨頭關注,或將引入新的經營方式和理念,是好事。傳統行業與現代科技結合,實現新的跨越!
@海南的茶法國的酒:如果馬云出手決不僅僅是炒茶葉了,有可能會從物流著手,資本支撐,打造科技時代的新茶馬古道了。
@癡茶人快樂:科技更先進,傳統產業才價值連城!隨著時光的流逝,古樹——干倉——健健康康!普洱茶核心價值盡顯!
@理想蘋果博士:如果馬云進入普洱,將改變世界茶格局。
@益普號茶葉:馬云都追捧的寶貝,難道還有差嗎?您還在等什么呢?
@中樂號一陳皮:最近一些品牌茶在大跌,相信一些人在利用名人來救市,后續應該還有戲!
@海峽茶道:馬云作為中國電商的傳奇人物,他的智慧與才能及他曾掌門的淘寶之成功經驗,相信是包括茶行業在內的許多行業學習的典范。他走訪茶山,不論是出于什么目的,在不少人眼里至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馬云看上了茶。如果事實果真如此,他也許會把一些成功的理念和經驗引入茶業,讓茶這個傳統行業“飛”。
茶應是傳統的
@瀾滄古茶惠州辦事處:作為有個性的傳統行業,與新興的高科技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線。單說技術工,普洱茶行業絕對是越老越吃香,而高科技行業,新奇創新的年輕人才是主流!
@愛喝茶2011:自然界需要生態,經營也需要生態,跨界的經營是在破壞這個產業鏈。
@終南茶院:茶葉經不起折騰。理智梳理,科學規劃,技術規范,茶生活是慢生活哦。電商對接古老普洱茶,茶是經濟還是飲品?我們在進行快節奏,卻忘了慢生活。馬云看見了茶商機、李連杰喝了百年陳香、譚晶開啟茶界微視生活、“神十”承載福建茶翔太空,航天夢融入千年茶文明引領中國夢!
茶應是傳統的
@周濱同學的輕茶杯:茶可以快跑,但不能摔癱瘓!
@海峽茶道:就當前中國茶業發展現狀來看,發展電商已是大勢所趨。然而,電商是否都適合每一種茶類、都適合每一個茶企呢?理論上說,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但是,業界擔心的是,讓人“既愛又恨”的普洱茶能否接得住電商的“招”,或是又會被投機者們扯著電商的大旗來借機炒作呢?這樣的擔憂不是沒有理由的。
不要過分解讀
@安安的臺灣茶:市場火熱談論馬云、李連杰要進入普洱茶市場,假如成真,那我先在這里斷言這兩人傻了,一定是腦子被水淹了,不然以他們的資本和圈錢的本領可以在新領域操控市場而不是步入小商人的后塵。
@盛茗一張鴻斌:或許人家在運作一部大片呢,別想太多,這二人都是做規模做規矩的,應該不會像以前大益那樣惡炒的。
@歡陽道坤:馬云和李連杰跑到云南轉了轉,惹得茶行業的人有的激動、有的緊張。行業有機會,不怕外人進來;行業沒機會,外人不會進來。這種“激動”和“緊張”本身就說明了什么呢?
@中華茶人江西聯誼中心:這兩人吃飽了,但沒撐著。激動的人判定這兩人會帶點吃的來,緊張的人擔心這兩人不曉得餓漢饑。
@海南的茶法國的酒:囤你該囤的貨,他們船大,在他們動手前你有足夠的時間。資本看中的是土地和品牌不會是農副產品,但一定會以富農養農的名義讓當地政府、茶農有點甜頭。
@水藍印記茶業:去茶園看看走走,就引發眾多或入市或漲價的猜想,荒唐的思維!
@茶,之喉韻:普洱在商家來說是炒作,但在茶人來說,不存在你炒與不炒,茶就是用桌喝的。
@海峽茶道:在馬、李二人走訪茶山的真正意圖還未水落石出之前,越來越多的猜測會把正在漸漸“升溫”的普洱茶炒得更熱,這也許正中投機者的下懷,借勢掀起新一輪的惡性炒作。但是,不管是資本有意介入,還是發揮名人效應,或者僅僅只是散散心,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冷靜,保持理性,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