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電影局公布關于2013年4月27日-5月20日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的通知。在此時間段內,全國備案故事影片共144部,合拍片2部,數量之多令網友驚嘆。同時,不少網友對電影立項時使用的《世上只有爸爸好》、《一個都不能死》、《愛在囧途》、《陽光依舊燦爛》、《怎么hold住你的老公》等抄襲、跟風或者雷人的片名進行了吐槽。
@車徑行(導演):
不到一個月時間146部電影立項,這是中國電影的一個新高。簡單總結為,愛情為主、續集當道,片名雷人,拿來主義。電影畢竟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一種精神,不是小孩做游戲。各種投資人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估計笑到最后的不會太多。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江海洋(導演):
過完年開始討論今年所有劇本的可行性,然后對選中的劇本進行必要的修改,到了4、5月份報批立項,7、8月份開工,年底前才有可能完成。這個流程是標準的當年的生產計劃安排,如果錯過了6月份之前的報批,那么這就是個跨年度的生產計劃了。4、5月恰好是電影立項的高峰,不能視為常態。
@劉海波(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副教授):
從立項到真正開拍,大概要淘汰50%,而最后真正能拍完的只占到立項的三成。這幾年國產片的數量基本穩定在六七百部,遠低于立項數目,這是影迷們虛驚一場了。現在片方起電影名字出現三種傾向:一是太隨意,完全抓不住觀眾眼球;二是太雷人,只想著抓觀眾眼球,完全忽略了其余;三是跟風。
@張煒(上海文廣局電影處處長):
放低了立項門檻會讓很多好的創意、劇本不至于在搖籃階段就被扼殺。像《北京遇上西雅圖》這樣的電影,如果沿用過去在立項階段就必須進行劇本審查的方式,很可能就會夭折,哪來后面的票房、口碑雙豐收。網友不必擔心投資方浪費錢拍爛片,因為正是靠著市場調節的力量,電影的發展才能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