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敏
語言文字,是智慧的靈魂。語文成績優秀,其它學科觸類旁通。一個人,即便才華超群,胸懷謀略,若是口將言而囁嚅、筆欲文而投棄,亦必英才難展。本人教學有年,一心營職,下面略談一下提高小學生在讀寫方面素質的方法。
一、勤于練筆,多動腦筋
我們國家有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是語言文字記錄下來,這說明文字的重要性。而習作訓練是調動大腦中的語言信息來激發大腦皮層細胞之間的信息回憶、交流、篩選,從而達到鞏固、運用語言的目的,因此,習作是更高層次的積累語言。要使大腦內語言信息系統靈活自如地運轉,必須加大語言周轉的密度。
為此,我要求學生常練筆。不過,千萬不能讓他們覺得這是一種負擔,應該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心態下來做這件事。這就要求在設計習作練習和講評習作上花力氣,經過探索,我做到口頭和書面結合、片斷與成文結合、大作與日記結合、自由作與統一作結合,可以分步練、集中練,可以教師評、學生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學生在不斷運用語言中,既激活了自身語言沉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鮮語匯,不斷豐富自身語言。
二、要學會對生活進行總結
人生的道路漫長,我們走過的每一個腳步都成為我們的歷史,我們要珍惜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日記,是心靈的獨白,是人生的摯友,是感情的傾訴,是精神的感悟,是練習文筆的好方法,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不僅僅是寫好日記,而且還要學會對以前的一定時期的日記做總結,比如說周記、旬記、月季、季記等等。做總結的好處是,提高寫文章的水平,加強自己的修養。寫日記要放下心中的壓力,隨心所欲,所思所想,皆可現于筆端。
在教學生寫日記的最開始的階段,我讓學生放下思想包袱,不要考慮你一定要寫出什么,我只要求學生把一天中所見到的人和事物仔細地描述下來,能夠表達清楚,說明一個什么意思就可。習慣的力量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從二三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鍛煉學生寫日記,不要求寫得多好,只要求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只要求學生喜歡寫日記,如果每一個學生都把寫日記看成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那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三、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相輔相成,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看一些書籍,養成博覽群書的習慣,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學生的意志控制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有時會感到閱讀材料的枯燥,或受到周圍同學的干擾,或閱讀態度的自我否定,閱讀行為往往會半途而廢或只是表面化,沒有真正深入到體驗性學習的過程中。要改變這種狀態,就需要學生用堅強的意志來控制。同一閱讀材料,有的學生因為控制能力不強,讀一遍覺得沒有什么可讀之處,沒有一點印象就停下來,等待教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然而,意志力強的學生則會克服一切干擾,排除困難,聯系自己的知識背景和閱讀經驗,不斷深入到體驗過程之中,真正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生成意義。
2.學生原有的知識積累。一般而言,原有的知識會給學生解讀閱讀材料的帶來幫助,然而,有時它也會對學生的解讀造成嚴重的誤導。因此,當學生原有知識和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完全一致甚至相悖時,教師應該幫助引導學生確定材料里與他們原有知識不一致的信息,然后教他們怎樣去加工、選擇這些信息,使他們吸收新的信息,而不是用錯誤的原有知識去歪曲新的信息。
3.學生的言語感知能力。言語感知能力通俗的講即是語感。一般來說,對言語對象的把握越多,對言語對象的形式和內涵感受越深,越能正確判斷出言語對象情感的褒貶,對閱讀對象的理解和體驗就越深。可見,學生的言語感知能力直接影響體驗性學習的效果。
總的來說,語文教學并不難,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增加課堂的樂趣,鼓勵他們多看讀寫,慢慢地就會提高聽讀說寫的能力,組能夠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