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超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它不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需要。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對減少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識,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F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依法治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治國方略,法律素質已成為公民的一項基本素質,國家有關教育的文件和法規也一直強調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學校,大多數學生是農民子弟,生源素質普遍較差,小偷小摸、打架斗毆、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等現象時有發生。加上周邊環境治安狀況不理想,無業人員經常在校門口或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敲詐錢物,初中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容易上當受騙。最近幾年來,在學校和各方努力下,學校在初中生法制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學校內外環境有了很大轉變,在法制教育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在課堂教學中貫穿法制教育
法制課是實施法制教育的主陣地。我們利用給學生上法制課的機會,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寓法制教育于課堂之中。長此以往,對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充分利用法制課主渠道作用,抓紀律教育與法制教育的融匯,把《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思想品德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學科滲透。社會課中有關法律的內容,教師要滲透并拓展;其他科目的教學中,涉及有關法制的教育,教師要講透。
二、在主題班會中開展法制教育
如果班主任切合實際地召開主題班會,充分利用集體輿論的力量,那么德育工作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許多學生都有這種思想:只要不犯大錯,犯點小錯誤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有的學生遲到;有的上課不注意聽講;有的不完成作業;有的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有的認為抽根煙,去次游戲廳算不了什么等等。作為班主任要利用班會的時間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危害性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認清“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這種錯誤認識的危害性。
三、在校園文化中進行法制教育
1.開展法制講座。定期組織法制講座,聘請法制副校長、周邊派出所民警到學校為學生作“遵紀守法,健康成長”“別讓惡習染青春”等為主題的法制報告。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向廣大師生講述了不良行為、違紀違法與犯罪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及危害,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等等。在會后,各班組織法紀教育主題班會,并讓每位學生都寫了體會。
在法制教育月,法制辦的教師面對全體師生做了“別讓惡習染青春”為主題的專題報告。針對學生違紀行為,向學生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青少年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以及由不良行為演變為違法犯罪僅有一步之遙。通過大量青少年違法犯罪導致家破人亡的案例,學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敲醒了警鐘。
2.觀看法制宣傳片。每年法制宣傳月,學校都要組織學生觀看《別讓惡習染青春》《為了明天》《網絡媽媽》《讓世界充滿愛》等類似法制宣傳的影片。每次觀看后,學生都非常的震驚,看到影片中那張曾經純真的卻被丑惡扭曲的臉,看到他們失去自由之后的無奈,聽著他們鐵窗內的哭訴,學生紛紛表示要認真選擇好自己的生活道路,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個讓“母親”放心,對社會有用的人。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又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
3.欣賞法制圖片。學校利用禁毒日、法制月等宣傳時間,舉辦了“遠離毒品”“告別網吧”“珍愛生命”為主題的圖片展。在宣傳欄里,這些圖片生動形象、圖文并茂,吸引了不少的學生。很多學生看后,激動不已,感慨萬千,紛紛寫出了觀后感。通過法制圖片的展出,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法制信息,從而使他們的思維更加開闊,反映問題也就更加全面,由于圖片具有形象直觀等特點,學生積極性異常高漲,在活動中受到了很好的法制教育。
四、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學生權益
1.成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充實了關工委隊伍,及時將新退下來的責任心強、身體好、水平高的教師充實到關工委隊伍中來,并充分發揮各自特長,不斷壯大隊伍力量。關工委每月召開一次會議,每季度組織一次集體學習。校關工委在工作過程中注重與黨支部工作結合,與團委工作結合、與工會工作結合、與學生的實際結合等四個結合,充分發揮了關工委的積極性。
2.成立法制安全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主管校長為副校長、各處室負責人、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為組員,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3.聘任法制副校長、法制顧問。請法制校長和法制顧問到校上法制課,做法制報告不斷充實師生的法律知識,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
4.加強警校共建工作。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良好教育教學環境是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先決條件,為了更好地創造這個條件,學校建立警校共建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學校各職能部門經常組織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依法執教水平。認真制訂計劃,并具體實施。切實加強對校園綜治工作的領導,并把其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作為學校一件大事來抓。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抓落實,真正做到領導重視,制度落實,措施得力。
警校共建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其領導和檢查督促作用,促進校園綜治創安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健全安全保衛工作,要求保安人員積極開展巡視檢查,減少違紀事件的發生,創造良好的校園秩序。落實校園安全崗位安全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對學校的重點部位由專人負責并定期檢查,促進校園安全管理進一步規范化,保證各項安全措施的貫徹落實。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積極配合村委會派出所清除校園周邊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嚴格門崗管理,杜絕校外無關人員進入校園,對外訪人員實行登記造冊,嚴禁學生私自離開校園。
5.完善學校各項有關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為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我們制訂了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評價制度,對學生的上課、早操、考勤、文明禮儀、活動、違紀行為等日常行為進行量化評分,每個班主任負責本班的學生,科任教師負責向班主任反映問題,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行為習慣大大改善。接著我們又制訂和完善了學生考勤請假制度、文明禮儀十項制度、班級量化考核制度、升旗制度、課間操制度、課間巡檢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學生的行為習慣。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