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勇
小學科學學科是重要的科學啟蒙學科,在開放的課堂中,是以學生的探索求知為核心,來訓練學生的頭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在實驗活動中學生不斷探索求知的過程中來激發和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既是創造活動的開始,又是創造活動培養的目標。下面我就對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了嘗試。從中我深刻認識到,實驗探求新知的過程是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沃土。
一、發現和體驗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筆者認為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是引導學生進行感覺、思考、實踐和再創造,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發現和體驗知識并進行理解和運用的過程,知識的再創造是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思考、內化而獲得的知識。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們重新發現,至少由他們重建。”無論教師講得如何精彩,如果不能以學生為主體,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那么這樣的課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創造性地學習科學知識。
二、實驗教學中適當設計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開放的教學問題具有啟發性,都是在實驗教學中更要注意恰當地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使學生把學習的興趣內化為探索創造的動力,因而有利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調動,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有明顯的啟發性。科學實驗探究的開始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某種現象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使學生在頭腦中產生靈感,來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明確研究目標。例如,在教學《讓癟乒乓球鼓起來》一課時,教師出示一瓶汽水讓學生觀察,思考,想要研究汽水的什么問題?學生在觀察后交流并提出問題:
1.汽水為什么會冒氣泡?
2.汽水為什么不能裝滿?
3.為什么人們管它叫汽水?
4.為什么人們都愛喝汽水?
鼓勵是最好的評價,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揚,之后引導學生確定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這節課只能研究其中一個問題:汽水在瓶中為什么不能裝滿?學生見課堂問題是由自己提出的,興趣大增,求知欲望強烈,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熱脹冷縮的知識,又培養了創新意識。
三、放手讓學生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實驗教學重實踐操作,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實踐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注意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思維和創新意識的源泉。
例如,在學習《磁鐵的力量》時,我讓學生玩“巧取燒杯里的區別針”游戲,剛開始時學生由于受思維定勢影響,都感到很困惑,既不能倒掉出燒杯里的水,又不能用夾子等工具,那怎么將區別針取出來呢?但經過動腦思考,交流討論,他們將所學知識與此問題聯系起來,并通過實踐找到了取出區別針的辦法。還有一些創造性的方法,如:有的學生先用磁鐵吸住一根長鐵絲,再讓長鐵絲又吸區別針;有的學生在瓶外側壁吸引曲別針將曲別針吸出……我也給予了這位學生已鼓勵表揚。
四、課件在實驗教學中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課件具有聲音、畫面、文字于一體,能逼真地模擬實驗現象,打破學生認知中的時空界限,讓學生用各種感官來感知內容,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同時對于電腦的使用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動態、靜態進行選擇或重復進行,能根據教材的要求進行演示達到最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水域的污染和保護》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類水域可能受污染的情況的課件,通過教師講解和課件中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展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提高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五、實驗教學充分開發生活資源組織學生的創造行學習
教師要善于使用各種廢舊的、生活化的材料,如可用臉盆替代水槽,盡可能進行演示,讓學生在直觀形象中進行學習與感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強烈的求知欲。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使之成為可利用的科學實驗資源。如廢棄的飲料盒罐,可以做土電話、可以做聽診器、可以做小昆蟲觀察盒等很多實驗。再如:生活中的礦泉水瓶子、橡皮筋、彈簧、可樂瓶、地上的樹枝、家里的油、鹽、醬醋、米和生活器具等等都是我們進行創造性學習的好材料。
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驗活動實現創新
課外活動是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實踐的平臺,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會創新。如組織學生了解某種蔬菜的生長情況,組織他們進行成果交流,我們把采集來的資料整理成資料庫記錄詳細資料;在活動室內開展標本展,讓學生仔細地學習觀察、認識、研究,學生都非常感興趣,這些蔬菜沒有農藥處理,沒有人管理,也沒有毒,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為此各中隊學生還自由結組去觀察蔬菜。學生種植蔬菜、制作標本,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新精神,而且可加強他們的創新意識。通過這種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學到了許多有關這一專題的相關知識,對這一問題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七、教師創新環境的創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實驗最能夠活化學生學到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實踐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在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留給學生一片思維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活躍狀態。教師多點拔,學生多嘗試,以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培養創新意識的前提,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人格,要以平等、寬容、友善的心態來對待每個學生,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得到發展。如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注意采用適當靈活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把機械模仿轉化為探索創造。開放性問題極具挑戰性,因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綜上所述,學生實驗探索新知的過程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搖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創設各種條件,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由實驗探究,不但增長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