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喜波
現代社會發展迅猛,科技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因此,要想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取得進步和發展,必須得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創新意識?,F在提倡的教育模式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要致力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發揮學生的潛能。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對此,筆者在這里根據教學實踐,闡述幾點建議。
一、積極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置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在愉悅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參與學習活動,這樣學生的心理壓力會得到釋放,緊張情緒得到排解,在輕松樂學的情境中獲得成就感。比如,在學習相關的動物名稱的詞匯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教學內容用多媒體手段設置一個去動物園游玩的情境。教師先讓一部分學生戴上頭飾,扮演教材中出現的各種動物,讓另外的學生去辨認,并且大聲說出來。這樣,學生一邊游戲,一邊學習,擺脫了傳統教學中詞匯學習的枯燥和恐懼,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知識,而且興致很高。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還大膽地運用以前學過的語言知識自編對話進行初步交際。
二、深入挖掘教材,引導學生探索創新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苯滩氖侵R的載體,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基礎。因此,教師要想培養學生鮮明的個性,積極探索的精神,就要深入教材之中,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因素,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發出學習的興趣,積極研究、探索,獲取新知,提高能力。
例如復習“某人在某地”這一句型,比課沒有新單詞,因此,我在教學時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先采用小組競賽法讓學生說出大量表示地點的介詞短語,最后講一個例句讓學生接著說出其他幾幅圖所要表達的句子。學生可以看著圖隨意發揮,但只要圍繞“某人在某地”這一句型我就予以肯定。其中有一幅是一個女孩與父母坐在公園的一張椅子上,學生就說了3句:The girl is in the park.The girl is on the chair.The girl is between her father and mother.對于,小小的6幅圖學生卻講了近20句話,這樣就把書上簡單的六句話教學變得充實了,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他們不拘泥于現成的書本知識。
三、突出學生個性,大膽創新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獲得一份知識,更主要的是要使學生變得聰明起來?!边@句話說明了教師教學要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時間畢竟很短,以后更多的時間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度過。因此,學生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教給學生學習的技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魚”只能供養其一餐,“授之以漁”會使學生終生受益,教師要做學生巨大潛能的開發者。在教學“its nice”這一課時,學完了coat,blouse,jacket,shirt等服裝類的單詞后,我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服裝進行設計,幫它們涂上顏色,然后穿上自己的服裝參加“服裝秀”,將小小課堂變成了生活大舞臺。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學生都非常興奮,積極地投入到演出當中。雖然學生設計的服裝都很簡單,走的步伐很滑稽,但是他們都很認真、積極,全身心參與其中。他們還紛紛向我討教像帽子、圍巾、褲子等的英語名稱。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想象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的潛能得到了發揮,師生關系也很融洽,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
四、運用激勵評價,讓學生在感悟拓展創新
學生的情感豐富、細膩,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引導適當,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學習之中,就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反之,如果學生情感頹廢,對學習沒有任何感覺,學習就會有障礙。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思維能力以及反應能力等做出積極的、公正的、熱情的評價,盡量發揮出評價的積極引導作用,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
在一次課堂教學中,我就語言點(where is…?...在哪里?)設計了一個風景名勝提問的游戲。其中一個學生提問:where is the Great Wall?(長城在哪里?)我習慣性地回答:In Beijing.(你錯了,并不完全在北京。)這是一個非常機靈愛搗蛋的學生,他在設計這個問題時,就已經想好了人們的慣用回答,并做好了一個陷阱。當時一看到他那氣焰高昂的氣勢,我心里有點火,但轉而一想,這位學生會運用英語給我設置難題了,我又一喜,轉身肯定了他的答案,并且表揚了他。這位學生高興極了,認為把我都給難倒了一回,高興之余,拿出自己所珍藏的長城明信片,讓我放到實物投影儀下給大家共享。經這個學生一帶動,班里的學生開始翻書開抽屜找圖片看地球儀,都力圖在下個問題難倒我,我雖然在講臺上,心里感到一陣緊張,但是看到他們那積極探索的狀態,也感到很欣慰,有一種老謀深算的感覺不期然地冒了上來,呵呵,其實是你們被我算計了還不知道。那堂英語課,我們到世界各地免費旅游了一圈,而那位學生的英語名字也被改成了Great Wall。
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就要擺脫傳統教育中因循守舊的形式,打破舊的授課模式,要弘揚學生的個性。新型課堂,是展示教師的創造精神的天地。教師如何運用自己的創新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將是未來英語課堂教學長久的話題。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