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敏
物理是初中所有學科當中科學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因此要把物理課上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的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擁有高昂的學習情趣,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津津有味,可以使郁悶沉郁的課堂氛圍變得妙棋橫生,所以好的教學就是一種藝術在創造的過程。如果物理教師掌握了教學的藝術,就可以使物理課變成學生的一種藝術享受,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使他們擁有更加強烈的學習物理知識的欲望。但是很多物理教學因為教師教學能力不高,教學形式不靈活,加之物理課程科學性較強,所以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降低,甚至有的學生感到厭煩物理,總是感覺物理不像語文那么生動有趣,不像歷史那么好懂。因此,探討和研究使物理課堂更加活潑、有趣、高效的方法,顯得非常重要,是解決物理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趣味性和吸引力,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談起。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設計物理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把一些知識點融合到一個物理實驗操作當中,讓學生在實踐當中獲取知識的真相,學生接受知識的深度和速度上都有所提升,而且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積極性也大幅度提升。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把一些能夠利用小實驗或者動手操作的知識點,就利用小實驗或動手實踐的方法來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時,我沒有直接說明“光的折射”是怎么一回事,而是讓學生親自參與一個小實驗。我把一個裝滿水而且較深的水槽,放到講桌上,而后在里面放上一條假魚,最后把提前準備好幾根小木棍,遞給學生,讓他們輪流用小木棍去插水中的小假魚。結果可想而知,學生總是插不到。這時學生就都感到非常奇怪:為什么這么簡單的事情,卻總是做不好呢?這時我也沒有說明理由,而是接著讓學生把一根筷子放到水中,讓他們輪流進行觀察,學生發現了筷子在水中變彎曲了,但是把筷子拿出水面,筷子還是直的,這就引起了學生想要知道問題答案的欲望,而且對整個小試驗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這時我才開始為學生解釋光的折射原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注意力很集中,領會得也非???。學生在懂得了光的折射的原理后,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從這一事實中,可以看出,把知識融入一個小實驗的情境之中,就使簡單、枯燥、乏味的知識講解,變得妙趣橫生,并且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只有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實現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才能使學生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產生藝術的效果。
(二)指導學生理論結合實踐,體會學習的樂趣
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所學到的知識,只是理論知識,學生會感到知識十分抽象。所以為了提升知識的實用性,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有實際應用的價值,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中增加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到知識不是空洞的,而是十分有用的,能在生活中解決實際的問題。而且通過實踐檢驗,可以證明理論的正確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愿意主動地學習物理知識。
事實證明,理論知識必須要在實踐中得到驗證,才可以證明理論存在的價值,也才可以說明理論的具體用途,也就是說,理論來源于實踐,用于生活,是為了解決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問題而誕生的。它是人們對物理現象所隱含的規律高度集中的結果。同時,物理知識的傳授,應是一個學生自己思考,親自獲得知識的探索過程,從這一意義上看,物理學習活動不僅是由認知和情感共同參與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識“再發現”或“重新發現”的過程。實踐活動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主動地、認真地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主導地位,精心準備,設計好合理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親自探索物理現象的奧秘。
二、用認真負責的態度促進學生發展
當前,我國已經與世界經濟接軌,完美地融入了世界這個大家庭,所以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教育也正在努力地與世界接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激烈的經濟競爭和人才競爭,使我國進入了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就需要有很強的競爭能力,才能在這個時代當中獲得生存的機會,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形勢,適應社會發展的規則。因此,我們的教育目標,應立足于培養學生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未來的生存的能力。物理教師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和學習情況,做出教學方法的改變,在工作中認真、積極地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用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不但學會物理知識,而且還能夠獲得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是時代對于物理教學的要求,是學生的終身發展對物理教學的要求。
長期以來,由于人們片面的教育思潮,直接影響了中學物理教學的方向,“升學率”這個無形的指揮棒在指揮著被教育者和教育者的教育模式,使學校教育失之偏頗,引向應試教育的誤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應試機制和模式。
只注意到教學要依賴于學生發展的一個方面,忽視了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采取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使教學處于教師“給”與學生“收”的單調局面。這樣,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就會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無法激發,主體性地位也難以實現。要想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其智力,教師必須使學生的大腦積極主動地思維起來。對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設計一些讓學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問題,讓學生思維,可以通過設計實驗情景、故事借景、習題情景、漫畫情景等激發學生思維。
綜上所述,物理教學藝術手段還有很多,實際上以上介紹的藝術表現也包括了其他藝術形式和手段,如語言的藝術、板書的藝術等。一節高效的物理課堂,綜合了教師的各種教學藝術,應該是師生雙方配合協調共同努力達到一種和諧、完美的教學境界,它必將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