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堃 陳永鋒 彭琴



2012年,廣西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中堅持依法行政、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在解決行政爭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暢通行政復議渠道,規范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提高辦案水平,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2012年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處理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案件的基本情況
(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作為行政復議機關處理行政復議案件的情況
1.案件總量。2012年,全區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98件,比2011年減少60%。其中受理77件,比2011年減少67.09%,不予受理及依法作其他處理的21件。已結案件60件。見表1。
表1 2011年、2012年全區行政復議案件數量及結案情況
(單位:件)
2.申請復議事項分類。2012年全區申請行政復議主要集中在工傷保險、養老保險、人事行政等事項。其中工傷保險55件,占56.12%;養老保險21件,占21.43%;人事行政6件,占6.12%;勞動監察2件,占2.04%;行政審批1件,占1.02%;其他13件,占13.27%。見表2。
表2 2011年、2012年全區申請復議案件案由分類
(單位:件)
從表2可以看出,2012年全區申請行政復議案件仍然主要集中在工傷保險和養老保險,上述兩類案件的總量雖然分別比2011年下降24.66%和86.54%,但仍占全區申請復議案件總數的77.55%;其中,工傷保險占全區申請復議案件總數的56.12%,養老保險占全區申請復議案件總數的21.43%。
3.處理情況。在2012年已審結的60件案件中,復議決定維持54件,占90%;撤銷和責令履行5件,占8.33%;作其他處理1件,占1.67%。見表3。
表3 2011年、2012年全區行政復議案件處理情況
(單位:件)
從表3可以看出,2012年全區已審結行政復議案件中,復議決定維持、作其他處理的分別比2011年下降了0.31個百分點、5.47個百分點,撤銷和責令履行的增加了5.78個百分點。
(二)被復議的情況
2012年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參加復議,作出復議答復并提交有關證據依據材料,履行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為被申請人參加行政復議的職責。全區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被復議119件,比2011年減少195件,減幅62.1%。在被復議的119件中,由地市以下部門處理109件,由省級部門處理10件。
(三)行政應訴情況
1.案件總量。2012年,全區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共處理行政應訴案件184件,與2011年基本持平。
2.案件事由。2012年行政應訴案件主要集中在工傷保險、養老保險、勞動監察等事項。其中工傷保險132件,占71.74%;養老保險36件,占19.56%;勞動監察5件,占2.72%;行政不作為2件,占1.09%;行政審批1件,占0.54%;其他 8件,占4.35%。 見表4。
表4 2011年、2012年全區行政應訴案件事由分類
(單位:件)
從表4可以看出,2012年全區行政應訴案件中工傷保險和養老保險占全區行政應訴案件總數的91.3%,工傷保險比2011年上升13.27個百分點,養老保險比2011年下降12.68個百分點。同時,案件涉及范圍呈多樣化趨勢。
3.處理情況。2012年已審結140件,未結44件。已審結的案件中,判決維持103件,占73.57%;撤銷和限期履行職責14件,占10%,作其他處理23件,占16.43%。見表5。
表5 2011年、2012年全區行政應訴案件處理情況
(單位:件)
從表5可以看出,2012年全區已審結行政應訴案件中,維持的比2011年下降11.77個百分點;撤銷和限期履行職責、作其他處理的分別上升5.69個百分點、6.09個百分點。
二、主要特點
(一)與2011年相比,2012年全區行政復議案件、被復議案件數量有所下降,行政應訴案件數量基本持平
1.2012年行政復議案件總量和被復議案件數量分別下降了60% 和62.10%。下降的原因:一是養老保險行政爭議大幅度減少。2011年7月起,除對特殊工種和政策性提前退休仍需審批外,其他退休一律不再實施退休審批。因此,因退休審批引發的養老保險行政爭議數量大幅減少;二是群體申請復議的案件數量有所減少;三是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后,行政復議不再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用人單位、工傷(亡)職工及其近親屬對工傷(亡)認定不服而選擇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2.應訴案件基本持平。2012年與2011年行政應訴案件數量基本持平,說明近年來我區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行政應訴案件數量總體保持穩定,波動不大。究其原因是作為行政應訴案件兩個主要來源的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此消彼長:一是實施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后,我區新增參保職工65萬人,工傷保險方面的訴求最為集中,訴訟案件數量有所增加;二是另一個行政應訴案件主要集中源的養老保險訴訟案件有所減少。
(二)工傷保險案件占行政應訴和行政復議的比例仍居于首位
2012年工傷保險案件在行政應訴和行政復議中分別占71.74%和56.12%。主要原因:一是隨著普法宣傳教育的開展,用人單位和工傷職工及其家屬維權意識增強。二是由于工傷涉及用人單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等諸多方面的利益,因此,無論是否認定工傷,雙方當事人都可能提出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三是由于現行相關法律法規滯后,工傷保險案件處理難度增大。
(三)從審結處理情況看,2012年全區案件糾錯率有所提高
2012年行政復議案件被撤銷和責令履行的占已審結案件的8.33%,比2011年提高了5.78個百分點,表明行政復議案件糾錯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一是上一級行政復議機構能夠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客觀公正地審理行政復議案件。二是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工作人員能夠通過學習和培訓等方式,樹立依法行政、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加強法律和業務知識學習,有效化解行政爭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存在問題
(一)對案件事實的調查取證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一些具體行政部門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前仍存在不仔細審查材料和證據、不重視對重大疑難案件的調查核實,僅憑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就作出認定的情況,導致具體行政行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依據錯誤,由此被復議機關或人民法院撤銷責令重作。
(二)基層行政執法隊伍的專業素質仍需不斷提高。基層執法辦案人員少,更缺乏專職專業執法人員,執法辦案人員往往身兼多職,需要應對各類繁重的事務。同時,有些執法人員對法律程序、證據規則及執法依據等掌握和理解不夠,面對新出現的問題處理應對不及時。另外,仍存在部分基層行政執法文書不規范,制定成文時校對不仔細,因內容和程序方面的原因導致相關文書有瑕疵或無效,從而引發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四、對策及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普法宣傳和征繳力度,促使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有效地減少爭議和訴訟發生。
(二)進一步更新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建設,通過組織培訓、舉辦講座、召開典型案例研討會、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總結工作、交流經驗,進一步提高行政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加強行政執法制度建設。健全完善行政執法工作制度、行政執法監督制度、重大疑難案件集體討論制度、復議案件調查取證制度等各項制度,創新工作方式,規范行政行為。
(四)積極建立與人民法院的溝通聯系機制,努力爭取與人民法院取得統一對證據采信和法律適用規律等方面的共識,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和行政爭議處理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