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紅霞
改革越來越成為公眾所關注的熱點。然而對于在如何提高改革的覆蓋面以及如何提高企業的改革質量方面,各個國家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公有制企業機構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各類企業機構的公平競爭、溝通發展的企業服務新型產業布局將逐步形成。毋庸諱言,我們必須重視市場機制在促進企業改革中發展中的作用。市場機制是供求、價格、競爭等要素之間相互聯系和制約作用的機理,競爭與效率是市場經濟的普遍法則,這是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又是企業工作經營所長期缺乏的。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作用下,企業機構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國企發展缺乏活力。引入市場機制,再造國企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重組、優化國企的再生資源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國企進入市場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發揮其自身籌資、企業服務提供和企業機構經營管理方面的作用。(1)與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相比,我國政府對企業投入嚴重不足,財政補助在企業補償中作用甚微,企業要加強資本經營,應積極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實現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財政撥款、銀行貸款型融資機制向市場調節型融資機制轉變。(2)企業提供者要強化需求導向意識,按需定量,保持企業服務供求的相對平衡。(3)企業營運管理要健全價格的形成機制,以質優價廉的提供服務,在競爭中獲勝,合理利用企業自身有限的資源優勢。
在進行市場投標競價調整時,應將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還應注意權衡其它方面的利益。如果因過分考慮企業利益而使其它方面的利益受到危害,同樣是不可取的,而企業本身的利益也將難以保證。
當前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管理知識缺乏。當前大多數國企領導都已經意識到了經濟管理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大部分國企工作人員及中高層領導干部,對經濟管理方面不甚了解,也沒有受過這方面的系統培訓,不能很好地運用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管理和經營企業,對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有心無力。
2、企業的經濟管理仍還停留在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上,沒有形成系統的、細化的管理模式,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優化配置,不懂得用較少的投入提供更廣泛、更有效的服務,盲目地“做大”、“做強”,未進行充分的論證,帶來了很高的財務風險。
很多企業在經濟管理上存在誤區,不少企業領導認為講經濟就是賺錢,對經濟總量、業務收入增長非常重視,但對這種伴隨增長所產生的經濟成本提高卻關注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提高但結余卻下降甚至出現虧損的局面。呼吁對國企進行改革的人士認為,寧高寧屬于“既得利益集團”,這個群體由位高權重的高管們組成,他們身處國企最高層,正在刻意阻撓改革。然而,人們常常忽略的是,他們反對改革并不是完全出于自私的考量,背后還有意識形態的因素。
這就使改革變得更加錯綜復雜。核心問題是,哪一種經濟管理方式更有效?雖然在西方媒體上露面不多,但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的捍衛者有充足的論據。
首先,過去10年中國經濟增長舉世矚目。中國今天的經濟規模是千年之交時的近5倍。
政府功不可沒。中國政府建設了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為民營企業的繁榮打下基礎。中國政府擊退了全球經融危機:果斷推出經濟刺激方案,通過國有銀行體系把資金輸送到經濟中。
其次,國有企業絕對稱不上僵化。與經營最好的跨國企業相比,中國國企看上去缺少活力。但與前些年相比,中國國企變得健康多了。
20世紀90年代,中國為了提高國企競爭力展開了一場無情的運動,導致5000萬名工人下崗。現在,此舉的成果開始顯現。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國企的平均股本回報率從1996年的2.2%上升到10.9%。經過大規模資本重組的中國國有銀行的壞賬率從50%以上降至不到1%。
企業經濟管理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強化企業的預算管理。企業預算管理是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企業編制預算的過程同時是企業優化資源和充分合理的使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通過對各種經營活動制定相關的支出定額,通過預算強化各部門的成本管理意識,并深入到企業每一經濟事項。預算要做到數據準確,對每一項具體項目都有明確的預算,并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在規范的流程下,通過高水平的預算,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和企業的運行效益。
2、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財富為目的而進行的各項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降低成本潛力無窮”。增強成本意識,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如過度的、重復的、無效的檢查,采用高價的、非必要的設備材料等等。
3、培養人才,提高效益。電力建設市場是一個壟斷競爭的市場,電建市場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容易被定量和衡量。因此新型的電建市場經濟管理需要復合型人才,他們既要清楚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還要明白電力市場經濟運行的特點和實際。
4、加強考核獎懲制度管理。為了高質量完成企業的總體目標,企業應劃分各責任中心,在整體經濟運行過程中進一步完善考核獎懲制度,進行全面分析、評價各責任中心的工作業績,進行獎懲,以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
5、靠改革實行科學管理落實崗位承包責任制。想生存就必須自謀出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分析,精心測算,力求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高度統一,實現企業又好又快地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