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宋香云
摘 要:英國當代作家阿蘭·霍林赫斯特的小說《美麗曲線》中主人公、同性戀者尼克有著三段具有悲情色彩的感情,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分別對這三段感情與撒切爾執政時期的時代特征進行解讀,從中可知尼克的感情是注定要失敗的,尼克感情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關鍵詞:同性戀;社會文化;霸權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201-02
英國作家阿蘭·霍爾林赫斯特的第四部小說《美麗曲線》在2004年獲得了布克獎,這是自布克獎設立36年來首次把該獎頒給反映同性戀生活的小說。阿蘭·霍爾林赫斯特在《美麗曲線》中深入挖掘了英國八十年代(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的生活、同性戀以及艾滋病等題材。2004年布克獎的評委會主席克里斯·史密斯是前文化大臣,同時也是第一位“出柜”的內閣成員,正因克里斯·史密斯的同性戀身份,使得《美麗曲線》的獲獎更加令人熱議。這部小說被評為2004年來以撒切爾執政時代為背景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一、從社會文化角度分析尼克的三段同性感情
《美麗曲線》的故事發生在撒切爾夫人執政的二十世紀80年代,一個名叫尼克的剛從牛津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受朋友費登·托比之邀到其家中。尼克搬到了一個金錢與權力交織的世界,過著迷幻、驚奇與恐懼的倫敦生活中。在小說中,阿蘭·霍爾林赫斯特對尼克投入了他特有的興趣與熱情,而且他是亨利·詹姆斯的推崇者,所以尼克在牛津讀碩士時研究的就是亨利·詹姆斯。這部小說在風格上與詹姆斯小說的一致而被泰晤士報譽為“詹姆斯的文學傳人”。霍爾林赫斯特承認和尼克一樣,有著年輕人的羞澀和勢利。就像他于1981年搬到倫敦經歷了人生中的巨變一樣;尼克投靠了他在倫敦的大學朋友托比,托比的父親是保守黨的議員,在撒切爾夫人政府中是一名頗有前途的政治家。倫敦的一切都是那么夢幻與浪漫,尼克不得不在沉醉中迷失。
主人公尼克經歷了三段不同的感情:對托比的暗戀,托比是尼克的大學中的朋友,也是在倫敦收留尼克的人;和里奧的初戀,里奧是尼克的第一個情人,來自單親家庭是個黑人職員,他們相好了但是不久后又莫名其妙地分開了,數年后尼克才知道真相;萬尼來自一個黎巴嫩的百萬富翁家庭,不愿意出柜,和尼克保持著秘密關系,在其引導下尼克開始吸食毒品,最終為他染上艾滋病而埋下禍根。
第一段:“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暗戀。
尼克和托比是大學里相識的朋友,在大學中尼克就愛上了托比,于是他設法接近托比,雖然他的愛沒有回報,但終究他們成了朋友。托比知道尼克有強烈的欲望想要來到迷幻的倫敦,逃脫他原來暗淡的家庭。托比在大學期間就知道尼克的同性戀身份,因為尼克在牛津的最后一年他說了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但是還沒有完全公開化。在1983年,也就是故事開始的那一年,英國媒體開始更多地關注艾滋病,一些報紙給艾滋病貼上了“同性戀瘟疫”的標簽。政府也在澄清事實說一些人得艾滋病是因為在輸血過程中感染的??梢源_定的是,托比家人知道尼克是同性戀,并且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他們不知道尼克愛上了托比。尼克對托比真正的愛卻沒有公開。與此同時,在公眾眼中,艾滋病仍舊與同性戀聯系在一起。對于尼克來說,成為托比家庭中的成員的原因就要簡單得多,他對托比有著特殊的感覺并且托比邀請他來到家中住。他的身份給了他很大的壓力去面對他的家庭與自己內心的感情,他一心想倫敦的上層社會,如果說了出來,結局不敢想象。作為同性戀的尼克卻愛上了一個異性戀,這注定有一個暗淡的未來。他們不是戀人,從開始直到結束,尼克一直塵封著自己對托比的感情。
不言自明,尼克顯然是陷入了這種異性戀所構建的權力話語中。他不能說出口,即使面對自己所愛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說,他被“禁言”了,因為他自己覺得托比家庭和托比本人都不會接受這個事實。尼克是那個失去話語權的人。換句話說,這個話語權牢牢掌握在了異性戀所建立的霸權社會之中。在異性戀霸權的社會觀念中,同性戀是不正當的,因為他們都是異性戀。他們制定了規則,當同性戀被認為是不正當的,就不應該存在。同性戀被社會所驅逐與排斥,沒有平等權利,甚至不當做人類看待。如果尼克把他對托比的感情說出來,他將會被托比的家庭所遺棄并且失去進入上層社會的機會。
第二段:新鮮且刺激的初戀。
尼克的這段感情是和里奧,尼克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并不感到難為情,里奧同樣是一個同性戀并且想通過廣告來找男朋友。他們相遇、相愛但最終以里奧神秘地離開而告終。數年后,里奧的妹妹羅絲瑪麗帶著她的伴兒告訴尼克,里奧死于艾滋病,尼克似乎明白了里奧離開的原因。
??抡J為,人生而求樂,求樂完全是一種反思而自愿的行為,憑借這種行為突破知識、權力、倫理形成的界限,主張每個人能夠為自身的行為承擔責任,不斷改變生活,改寫自己,塑造自身,反復進行銷魂試驗,使生存藝術化、美學化。而作為同性戀運動精神領袖的??拢研缘臋嗬麖娬{到了極致。
第三段:“見不得光”的密戀。
尼克與萬尼的同性戀關系一直處于秘密之中,因為萬尼的家庭背景和他對自己身份的態度。與里奧不同的是,萬尼更加保守一些,并且拒絕公開承認他是同性戀。在萬尼的內心深處,他盡力掩飾自己是同性戀而且為自己是同性戀而感到羞愧,他拒絕承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他想與尼克成為秘密情人。他完全否認他是誰和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對于萬尼來說,他徹底失去了自由。
在社會心理學的概念中,性認同是個人對自己性傾向的認定,如同性戀認同就是承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并把這種身份整合到自我概念中。性傾向和性認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同性戀者除了有一般青少年的發展問題,還要面對性認同的困難。社會偏見和污名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不被主流文化接受,產生認同困惑,隨之而來的是諸多心理和行為問題,如抑郁、焦慮、孤獨感的增加、自尊和幸福感的降低,社會適應不良、藥物濫用、自殺等。這些問題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也讓同性戀者成為傳播艾滋病的主要人群之一。
二、“生活世界殖民化”不可避免的時代悲劇
《美麗曲線》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正處于首相撒切爾夫人在任的保守黨當政時期,也是西方新保守主義抬頭的時候。撒切爾進行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使得失業率迅速上升,社會陷入一種不穩定狀態?;袅趾账固卦诮邮軐TL時曾說:“撒切爾夫人當上了首相,人們熱衷于劇變,我認為這引發了某些非常不良的現象,還使得一些極具破壞性的東西合法化了。”“但就我自己記憶所及,那是一個非常令人不安和痛苦的時代?!痹诋敃r的政治和文化的語境中,保守黨倡導的是對維多利亞時代傳統價值觀的回歸,政府對同性戀者采取排斥和歧視的態度,對同性戀者來說無疑是一段黑色年代。
同性戀往往是和艾滋病聯系在一起的,而艾滋病往往是“同性戀、毒品泛濫和道德淪喪”的極端表現形式。同時,20世紀80年代英國艾滋病非常猖獗,媒體則在其中推波助瀾,給予艾滋病“同性戀瘟疫”的標簽。
哈貝馬斯在《交往行動理論》的第二卷中引入了系統的概念,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作為社會的制度或組織,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其二是指跟生活世界一樣,作為了解社會世界的分析方式。哈貝馬斯就是采取系統與生活世界的方法分析現代社會的困境的。在哈貝馬斯看來,產生現代社會的困境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系統控制了生活世界,即“生活世界殖民化”。社會既是系統,又是生活世界。系統進化涉及物質物質生產的擴大,而這種擴大通過的是一些諸如技術、科學、金錢、權利這些非語言駕馭機制(互動媒介)達成的,在這個時候,系統就把權利和金錢等用作整合的媒介,對日常生活世界進行侵襲乃至統治。所以,在生活世界理性化的過程中,社會子系統會從生活世界中分離出來,并控制生活世界,系統對于生活世界的控制會帶來“自由的喪失”和“意義喪失”。在哈貝馬斯那里,這種意義的喪失是由于系統對于生活世界的入侵造成的,系統統治了生活世界,同時系統對于生活世界的入侵直接影響了人的個人自由和自主性。
三、主流社會性權力結構下的社會系統對生活世界的控制
通過對尼克三段感情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主流社會的性權力結構下的社會系統,對同性戀人群的生活世界進行了控制和殖民。系統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們之間的交往關系越來越多地受到權力和金錢的交往媒介的控制;二是語言在交往中的作用銷弱了。尼克的同性感情受到來自異性戀霸權的反對,他們一直游離于邊緣。在道德層面,異性戀社會所建構出來的同性戀恐懼直接給同性戀貼上了“不道德的、不健康的”標簽。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同性戀伴侶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幾乎沒有草根組織可以維護他們的權益,即使到了21世紀同性戀群體的權益保護仍然不是很樂觀。當時的媒體已經淪為系統的一部分,受到權力和金錢的交往媒介的控制,甚至瘋狂地詆毀同性戀群體,更不要說替同性戀群體發聲,語言交往的作用大大減弱,所以當時的同性戀的生活世界徹底被異性戀霸權社會所殖民。
阿蘭·霍爾林赫斯特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同性戀者的權利是社會和諧運轉的一個不該忽視的維度,他們同樣為社會創造著物質與文化財富,我們應當為這些邊緣群體提供資源,消除社會偏見與歧視,讓他們獲得話語權。
參考文獻:
[1]芮小河.英國本土作家卷土重來——2004年布克文學獎述評[J].譯林,2005,(2).
[2]斯道雷.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M].常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阿蘭·霍林赫斯特.美麗曲線[M].石定樂,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4]斯巴塔.??屡c酷兒理論[M]趙玉蘭,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王曉升.哈貝馬斯的現代性社會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