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新

“五窮六絕”成了國內A股近兩月行情的真實寫照。6月以來A股經歷了過山車的走勢,也讓諸多面臨“中考”的股基很受傷,權威統計數據顯示,偏股型基金前5個月累計收益12.59%,創下近3年最好成績,無奈6月A股經歷多輪暴跌,也使得今年以來的收益悉數化為泡影。
更為值得引起警惕的是,從排名來看,基金業績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創業板以及新興產業基金無疑是最大贏家,大宗商品以及資源類基金則墊底。對此業內人士判斷,面對創業板的高企風險以及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下半年鹿死誰手仍是未知數。
股基白忙活了
今年前5個月,受益于創業板、中小板的強勢,偏股型基金前5個月累計收益12.59%,6月的大跌則擾亂了基金上半年收益節奏。截至6月25日,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為-0.32%,已累計下跌12.91%,使得前5個月的收益付之東流。
《金融理財》統計,股票型基金前5個月以來凈值累計上漲12.55%,而6月以來,截止6月25日股票型基金已累計下跌13.27%,無疑6月以來A股市場的幾次大跌對股基形成了致命打擊。6月13日上證指數大跌2.83%,當日股票基金凈值平均下跌2.77%;6月20日A股再次大跌2.77%,跌幅榜中富安達優勢成長、海富通中證低碳、興全輕資產、長信內需成長、平安大華行業先鋒分別下跌4.55%、4.23%、4.19%、4.11%、4.07%。6月24日,上證指數跌幅高達5.3%,當日272只股票型基金跌幅達5%以上,其中中歐中小盤基金則大跌8.25%,使得去年的黑馬之一中歐中小盤基金6月以來浮虧已達13.84%。
總體而言,6月以來股票型基金收益滿盤皆墨,跌幅均達5%以上,甚至3只基金產品跌幅高達20%以上。面對A股的大幅震蕩混合型基金同樣不能幸免,數據顯示193只混合型基金6月以來跌幅達9.33%,4只跌幅超15%的基金中交銀主題、信達澳銀精華、廣發內需增長以及國聯安安信成長基金跌幅分別達16.94%、15.71%、15.49%、15.11%。
兩大贏家風光無限
盡管6月A股遭遇重創,但仍有6只個股給予了投資者超過30%的回報率,其中創業板以及新興產業主題基金表現極為搶眼。
事實上,創業板主題基金與創業板的走勢不無關系,創業板從年初的708.77點一路飆漲至5月27日最高點1022.7點,漲幅達到44.2%。這直接推動了相關基金上半年表現出色,投資創業板指數基金以及重倉創業板相關個股基金的基民也是賺到盆滿缽滿。截止6月25日易方達創業板ETF凈值大漲37.36%,其聯接基金漲幅也達到34.92%。排名第二位的融通創業板指數大漲35.98%。
此外,受益新興產業股票的崛起,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同樣可圈可點。截至6月25日,作為去年基金市場明星基金,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再次以35.77%的回報率傲視群雄,在全部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居于第一位。
具體來說,從上市公司一季報數據可以看到上投摩根新興動力一共現身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除安潔科技為增持外,其余5家為新進,新進的3家創業板公司分別為錦富新材、富瑞特裝、中威電子,另兩家為理工監測和林洋電子。
而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今年以來上漲32.73%,緊隨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后,并且呈現繼續追趕之勢:在6月份所有股基全部淪陷的情況下,其跌幅為5.39%,排名前三。而5月份凈值上漲20.36%,僅4月下跌1.62%;1至3月單月凈值漲幅分別為6.12%、7.3%和4.03%。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一季度僅重倉兩大行業,制造業凈值占比達到38.09%,信息技術業凈值占比為19.74%。
另外,今年以來,長盛電子信息產業、華寶興業新興產業、匯豐晉信低碳先鋒、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景順長城內需貳號凈值漲幅均超過26%,表現突出。
不過上漲總是與風險相伴而行,展望后市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創業板已站上高位,這對基金經理后市調倉選股提出更高要求,上述基金能否在下半年守住收益還是未知之數。
資源類基金成重災區
由于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分化明顯,在新興產業、創業板等主題基金風光無限的同時,重倉資源類、大宗商品類個股的基金則多數虧損。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許多資源主題的指數型基金虧損已超過25%,表現不僅不如同業,且明顯跑輸大盤,如民生加銀中證內地資源主題指數、國聯安上證大宗商品股票ETF等。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約束下,資源行業上市公司正經歷艱難的去產能過程,資源股疲弱表現拖累相關資源主題基金凈值持續下跌。
而投資于海外市場的QDII基金面臨相似的狀況,資源類、大宗商品類QDII同樣是“重災區”。截至6月20日,上投摩根全球資源今年以來的虧損已接近30.32%,同時今年以來金價出現大幅調整,黃金基金的凈值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而近期隨著QE退出的預期上升,黃金的抗通脹魅力也遭打壓,匯添富黃金、嘉實黃金和諾安黃金等多只黃金基金的虧損幅度也均在20%以上。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面對海外行情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勿盲目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