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福
時下,“每天10分鐘隨堂練字”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熱議的一個話題,不少教師也為此深感困惑與迷茫。如何有效落實“10分鐘隨堂練字”呢?筆者進行了思考與實踐。
一、問題:“書寫”成為課堂附庸
【案例一】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詠華山》,一齊響亮地讀課題。
師:看老師寫課題,一邊看,一邊聽,還要默默地記。“詠”,要求小朋友會讀,一齊讀——“詠”。(生齊讀)“華”要求會寫,請小朋友伸出手指跟老師一起書空——“華”上下結構……
【案例二】
(師用詞卡出示生字“華、歲、代”,生認讀)
師:“華”字老師在前面教過了。“歲、代”老師不教,小朋友能自己學會嗎?認真觀察字形,自學筆順,在書上描紅,一邊描一邊想,這兩個字怎么記,怎么寫。
(生自學,師巡視指導)
師:先寫“歲”,這個字怎么記?
生:“歲”字上頭是個“山”,底下是個“夕”。
師:真厲害,這個字我們沒教過,她都認識,把掌聲送給她。“山”作為部首有個名字,誰知道?
生:山字頭。
師:對,小朋友注意看,山字頭和單寫的“山”有什么不同?
生:山字頭比單寫的“山”要扁一些。
(師在黑板上范寫,生書空)
(用同樣的方法教學“代”,強調關鍵筆畫斜鉤的書寫)
師:好,請打開習字冊,描紅、仿影、臨寫。(出示學生認真寫字圖)不忙,先和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的姿勢美。
(生練字,師巡視指導)
案例一的教師從學段特點出發,引導學生認識“詠”與“華”,實現“會讀、會寫”的分類教學,對于會寫的“華”,重視的是漢字結構認知,采用書空的形式引導學生把握書寫要領。這種形式難以考究書寫質量,學生缺乏真實的實踐機會,掌握的只是“要領”,缺乏寫字的實踐。案例二呈現的是課堂教學最后環節預留的幾分鐘識字寫字教學。但教學重心仍集中在識字(如何記)的環節上,雖然不乏漢字結構的解讀、筆畫的書寫、寫姿的強調,但學生缺乏自主寫字的時間,缺乏對規范書寫的比較與判斷,難以實現寫字知識的內化。這樣“學多寫少無評”的寫字教學,表面上看凸顯了寫字的地位,但寫字的興趣難以激發和維續,寫字的質量自然難以提升。
二、思考:尋找喚醒“隨堂練字”的媒介
“10分鐘隨堂練字”強調了書寫的時間量、隨堂性、練習性。因此,設計一種取之即來,又能喚醒“提筆即練字”意識的寫字媒介,可以較好地轉變“只識不寫,只寫無評”的“隨堂練寫”現象,讓“隨堂練字”成為可能。本人認為,可以結合平時的書寫用具(小楷本、作業本)中田字格、橫線格的特點,制作一張課堂書寫卡。書寫卡借鑒讀書摘記卡的形式,實行雙面使用:正面采用田字格印刷,重點用于書寫課題和文中的關鍵詞,背面采用橫線格,主要用于抄寫優美句段和書寫閱讀感悟。在雙面頁腳處設計星級評價符號,以起評價反饋之用。這種課堂書寫卡有以下幾個優勢:
1.有利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整體把握與反思。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推進,有目的地針對書寫內容,進行示范、指導、練寫、反饋、評價、對照,實現邊閱讀邊書寫,可以喚醒學生提筆練字意識,提升寫字質量。課后,學生借助學習卡中的重點詞可以進一步品味語言,積累詞語,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內容,感悟作者表達方法。
2.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展示。評價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課堂的隨機性評價。教師針對學生寫字優劣情況進行診斷性評價或贊賞性評價。二是課后的批閱性評價。可以是教師批示性(批語、等級)評價,也可以是學生間的互助式評價。書寫卡最便于展示,可將優秀的書寫卡粘貼在班級學習園地“寫字專欄”,誘發成功喜悅,同時激勵他人,還可以將學生每課的書寫卡裝訂成冊實行縱向比較,讓學生欣賞練字成功進步的點點滴滴。
3.可以有效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進。小學生練字要堅持一個“少”,保證一個“好”,突出一個“效”字。這就需要抓住字的不同特點,確定訓練重點。于是,教師在備課時,對所寫“字、詞,句段”的內容、間架、行款及所需時間進行有效選擇,精心設計,合理安排,讓寫字真正在閱讀教學中穿行。
三、實踐:實現從“書寫”到“練字”的轉變
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課堂書寫卡,有機地融入“練字”,容易達到閱讀與寫字雙豐收。
1.解讀課題中寫關鍵字。如《矛和盾的集合》一課,“矛”和“盾”都是要認識的字。教學時,先出示矛和盾的古代兵器圖,通過課件演示“矛”和“盾”兩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體的演變過程,然后讓學生嘗試書寫。緊接著評價學生的書寫情況,特別強調“矛”字的橫鉤、彎鉤及“盾”字的平撇、豎撇的書寫,在示范指點后讓學生再書寫。
2.檢查預習中寫重點詞。呈現方式大體有三種:一是默(聽)寫式,針對文本中的生字新詞讓學生聽寫;二是分類陳列式,對文本中的重點詞語進行板塊式的出示,學生利用這些詞進行文本內容的梳理、概括,透過詞語洞悉文本人(景)物特點,故事情節;三是自我發現式,以學生閱讀體驗為主,在教師的引導下回顧,思辨,感悟文本重點詞語。不管哪種呈現方式,都應讓學生停下來,靜下心,寫一寫,在書寫的過程中記憶、思考、理解、鞏固。學生寫完后,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如字的勻稱、整齊、正誤、規范、字距。對難寫的詞、學生寫不到位的詞,進行楷書示范板演,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再加以有目的性的練習。
3.欣賞品味中寫優美句。教學過程中,或讀,或思,或品,將優美語句熟讀于心時,再停下來,讓學生寫一寫。此時,教師要在巡視中關注書寫的行款、布局。既要關注個字的規范,也要關注句段的清楚端正,大小勻稱。
4.表達感悟中寫精彩段。在引導學生表達感悟時,我會讓學生把發言內容工整地寫在課堂書寫卡上。著重提醒行距、字距的大小勻稱,整體美觀,書寫的速度。為了防止浪費時間,在表達感悟前的書寫主要是概要式的書寫,學生可以寫幾個詞,一句話,只要呈現思維過程,在交流時能完整表達就行。當學生表達完再讓學生書寫,學生往往會收到一種成功的喜悅,書寫也自然更工整美觀。
“10分隨堂練字”不僅是一個時間上的概念,更是一種課程的理念和教學意識。它昭示我們,語文教學要把寫字擺到重要的位置上來,加強寫字練習,將寫字有效地融入閱讀的血液中去,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靈地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