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教學一些難字時,一般教師總是先在黑板上范寫,不厭其煩地交代某字從田字格的某處起筆,某筆壓在田字格的某某線上……然后讓學生機械反復地練習。長此以往,必然會使學生興趣低迷,求得“知”而求不得“樂”。
為改變這種現狀,我有時就假裝自己也不會寫,讓學生自己先觀察、揣摩,找出關鍵筆畫,再當“老師”來指導老師;有時則故意寫錯,以引起學生關注。讓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是為了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觀,而請學生向老師提建議,則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凸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師生之間營造了一種民主、和諧、參與、創造、分享的氛圍。記得在一次區的公開課上,我在學生的提醒下,把“胖”字改為左窄右寬時,班里自發響起了表揚的掌聲,那位給我提建議的小朋友興奮地說:“老師你真棒,如果我是‘胖寶寶,看到自己的身材又變漂亮了,我一定可以開開心心地去上學了。”
超越教法,讓課堂教學成為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精神的相遇、智慧的碰撞,成為關注兒童生命成長的對話過程,教師無疑也是幸福的。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東關小學?搖責任編輯:辛銘)